俄军已经围困了红军村长达一年之久,按理说俄军已经做好了打响红军村总攻的准备,但是意外却出现了。乌克兰防御部队在红军村方向突然打响了反攻,乌克兰军队的韧性远比想象中还要强。
据乌克兰军方透露的消息称,乌克兰军队已经收复了红山村外围皮什坎和兹维罗夫以南的部分阵地。在红军村战场,乌军再次出动机器人战车作战。这些机器人战车捆绑有机枪进行火力扫射,还可以深入俄军阵地布雷,在提升了打击效率同时减少了己方伤亡。
乌军新任顿巴斯战区司令德拉帕蒂的到来,大刀阔斧改变前线乌军打仗战术,德拉帕蒂一直反对乌军被动进行全面防御,而是要求乌军在防御的同时抓准反击时机。趁俄军休整时,乌军则主动跳出防御圈作战,取得了不小战果。
乌军顿巴斯战区司令德拉帕蒂对红军村一支乌军作战小组进行了点名表扬。据悉,在红军村外围阵地上,13名乌军借助一栋9层楼建筑坚守阵地,一举硬扛了俄军长达27天进攻。这支乌军在打防御战之余,还能主动出击打击俄军,受到了乌军司令部重点表扬。
这支乌军作战小组每名士兵都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作战。有火力支援组,有观察哨,有专门的火力射击点。
两名乌军身负侦察重任,利用无人机观察大楼周边战场形势。只要俄军有任何风吹草地就会引起重视,部署在大楼隐蔽地点的机枪手、狙击手则担任战术反击和火力支援任务。
事实上,负责进攻大楼的俄军数量也不会太多,往往不具备重火力压制。俄军只要靠近大楼,乌军就会从大楼不同角度进行火力反击,甚至还会从大楼地下室冒出乌军火力打击。
俄军每一次冲锋都会遭受巨大损失。实际上,在红军村外围,这样的乌军据点随处可见。乌军利用复杂地形,构筑了地下车库、地下水道为主的补给线和通讯通道,乌克兰各作战小组之间可以协调进行作战。
俄军想要彻底拿下红军村外围乌军据点,只能挨个每栋楼进行大扫荡。如果不这样做,乌军极有可能通过地下道钻出来在俄军背后放冷枪。
乌军在红军村防线,不断通过化整为零的战术,牵制住了俄军两大集团军,为红军村核心防线乌军大反攻赢得了时间。当前,乌军独立第225突击旅,乌军美械部队第425突击营,以及乌军第68猎兵旅已经全面发起反攻。
在红军村整个西北方向长达15公里战线上,俄乌双方已经交上火。通过乌军第一波反攻来看,基本上派出的是轻步兵作战旅,乌军机械化部队还未全面进入红军村战场。
从乌军这个意图来看,就是想通过试探性进攻俄军防线,寻求俄军防御薄弱环节。一旦找到了俄军阵地突破点,乌军第二梯队就会贴上来作战。
乌军第二作战梯队是清一色机械化部队,拥有一个独立无人机作战部队和乌军第32机步旅、乌军第42机步旅、乌军摩步第59旅、乌军第151机步旅、乌军第155机步旅。
只要乌军在第一波反攻中取得了突破,乌军第二梯队拥有更加猛烈的火力优势,可以借打闪电战打俄军一个措手不及。为了解除红军村防线危机,乌克兰军方这次也是不惜花了血本。
在红军村防线纵深地带,乌军还有至少三个炮兵旅部署在隐蔽地带。一旦乌军机械化部队冲锋遇到俄军火力反制,乌军炮兵旅就会发起远程火力支援,从正面打击俄军防御火力点。
据悉,乌军甚至还把精锐第5坦克旅也调往了红军村防线。这是乌军为数不多,还能保持完善坦克装甲作战的一支精锐旅,乌克兰军方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轻易将这支精锐投入战场。
按照乌克兰军方的战略意图,第5坦克旅充当的是总预备队的战术角色,是为了打击俄军在红军村第二道防线设置的。也就是说,如果乌军能够突破俄军第一道防线,就该轮到乌军第5坦克旅冲锋,将直接冲向俄军在红军村阵地的大本营,然后连同俄军前线指挥部连根拔起。
不过,俄军在红军村方向部署了中央军区第2集团军和俄军第41集团军,乌军无论兵力总数还是武器装备都不占据优势,乌军想要大反攻成功胜算依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