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为,“插混车”不过是一个过渡品,或者是那些“不够大胆”的人,才会选择的中庸之车。

但在换了四辆车后,我才终于明白:

它不只是一种过渡,其实是目前最划算、最适合普通家庭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件事。



提到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的,因为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要么纯油,要么纯电。

至于什么插混/增程,其实是很糟糕的选择——因为想要两全其美,往往得到的是两头都不讨好。

这种看法有其道理。

因为纯油车的优势在于加油便捷、续航无限,百年的技术积累,可靠性毋庸置疑;

而纯电车呢?在体验和省钱上具有显著优势,尤其适合城市通勤的用户…



而插混车和增程车作为“中间选项”,在兼顾两者优点的同时,常常因为技术上的折中,失去了某些理想的特性。

譬如纯电续航太短,存在短途焦虑;又或者说产品结构太复杂,可靠性偏低…

不否定这些因素,但从“最划算”的角度来看,它的优势却很明显,甚至可以说是目前最佳的选择。



首先,它很便宜。

像比亚迪秦 Plus 这样的插混车型,7-8万就能买到一辆,性价比真的是超高。

而相比之下,纯电车或者增程车的价格,就明显高了不少。

因为能跑高速、配置高些的纯电车型,最低也得10万起步;

而增程车的价格,有时候甚至更贵!

当然,有人会认为电车在使用成本上有优势,但初期投入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不小的负担。

所以,其实也不够划算。

说白了,如果你预算只有7-8万,插混汽车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因为它的长板虽然不够长,但也几乎没什么短板,买回来开7-8年完全没问题。

而这7-8年下来,节省的钱,别说置换了,就算“把这个车扔掉”,你也不会亏。



其次,它综合续航高。

以比亚迪秦 PLUS DMI 为例,综合续航高达2055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每升油可以跑42.8公里,百公里的综合油耗只有2.33升!

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跑100公里大约只需要18元左右。

虽然这个数据是理论值,实际油耗可能会稍微高一点。

但即便如此,这个表现已经非常接近纯电车了,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轻松吊打纯油车。

因为你换算一下油费,和传统燃油车相比,插混车的使用成本低得令人惊讶。



就这个价格,综合这个油耗以及续航里程,还要啥自行车呢?

说白了,对于预算有限但又希望省钱的消费者来说,什么轩逸、朗逸、卡罗拉都不够看。

从“最划算”的角度,插混就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而且人家的配置还很高,这个价格的配置,快赶上十多万的油车了,空间还不好…

结合这些优点,还要啥自行车呢?



最后,它避免了纯电/增程的某些缺点。

说到底,纯电也好,增程也罢,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家充。

特别是增程车,家充简直是“刚需”——没有家充,每天都得找地方充电,时间成本和精力消耗都不小,久而久之,真的很折磨人。

但插混车就不同了,某种程度上看,它完全可以当油混车开,关键是油耗还很低。

比如,比亚迪秦 PLUS DMI 亏电状态下的油耗仅2.93L/100km,比油车省的多。

至于对比增程,更是强出太多了。

换句话说,你甚至可以完全不充电,只加油使用,依旧比普通燃油车省钱。



而且,插混车不像增程车那样,长期依赖电机驱动,导致发动机出力模式“畸形”。

很多增程车亏电后,发动机直接变成了“发电机”。

动力下降不说,NVH(噪音、震动)体验也很拉胯,开起来简直是“灾难级”体验。

插混车就没这个问题。

它的动力逻辑跟油混车类似,即便电池没电,发动机也能稳定驱动车辆。

该有的动力不会掉链子,该有的平顺性也不会缺失。

对于没法安装家充桩、又想要新能源车红利的用户来说,它的体验真的很完美。



总的来看,我不是说纯油车不好,或者增程/纯电车不强。

而是如果你预算很低,又有长途焦虑,插混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就这种定价,这种续航,这个配置,真的没什么可苛刻了。

如果放在10年前,这个价格,你要说能买一辆这样的车——可能想都不敢想,不是吗?

当然,如果你预算很高,有其他的想法和诉求,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