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县古称善无县,隶属于山西省朔州市,人口不到9万人,占地面积却达到1969平方千米,地广人稀,但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的要塞,历史悠久,人文古迹丰富。在右玉县有很多人文古迹,县城以北的松涛园,西北方向的大南山等都有故事,但在诸多古迹当中,最有著名的却是杀虎口景区。



杀虎口虽是人造景区,但是处在晋蒙两省区的交界处,它北倚古长城,西临苍头河,历史上曾是明清时期的军事要冲和贸易通道,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而闻名遐迩。位于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村,地处县城北侧城郊位置,距离不远,只有30多公里不到40分钟的车程。



杀虎关古称参合口,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明代长城的关口,那时候蒙古人常从此地入侵南边,成为明王朝出长城作战的重要出口,所以又叫“杀胡口”,这个胡字代表的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后来,康熙皇帝在此地御驾亲征,平息叛乱,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化干戈为玉帛,才更名为杀虎口。



杀虎口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除了是战略要塞以外,还是晋商“走西口”的关键节点,那时候杀虎口商贸发达,曾经盛极一时的“大盛魁”就是发祥于此地,清朝以前,还设立了官税局,对出入内蒙(绥远)的商人,运煤队,征收官税,商业氛围浓郁,有日进“千金千银”的说法。



在2000年以前,杀虎口还只是一个拥有明代长城遗址的著名关口,虽然名气很大,但是经济不发达,地方管理者为了发展经济,再加上突然兴起晋商热,就着手建设杀虎口景区,虽然过程曲折一些,但到2011年景区终于建成开放,你还别说,那时效果还不错,当年接待游客83.42万人次,旅游收入7.98亿元,可以说创造了奇迹。



杀虎口景区从规划建设开始就存在“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因为有“不发展怎么解决问题”的说法,最终杀虎口开发旅游占据上风,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在开发景区时,杀虎口古长城城门被翻新重修,古长城被推倒,导致杀虎口最引以为傲的景观成了人造景观,没有底蕴支撑,景区火爆没有得到持续,最后被废弃。



解决民生问题是地方管理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个道理在任何地方都说得走,但是,杀虎口景区的事实证明,解决问题还得注意方法,那种推倒老长城建设新长城做法实属好心办坏事,事实证明也是这样,杀虎口旅游开发后游客消失不说,不远处三十二长城没有开发,原汁原味却吸引众多游客,并且应该原是杀虎口的游客,你说别去不憋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