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在濒危物种保护名录当中,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植物,很多人为了保护它们而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其中有一种其他国家都没有的植物,它只存在于中国。
但是数量极其稀少,在野外就只发现了34株野生树,而这34株也不都是具备繁殖能力的植株,其中只有18株还能开花结果。
这样如此珍贵的树木迫切需要人们的保护,而它的保护工作也成为付洪树30年来的工作重点。
付洪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林员,他在大山里守护了这种植物30年,直到退休还依旧依依不舍,在他巡山的30年里,他一共走过了7万多公里的路程。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树呢,值得一个人为了它花费了30年的时间来守护?
«【·开启守护之旅·】»
1990年,杨家湾一位乡村教师偶然间看到村民抬着的一根木料,它的树皮是灰白色的,当地人称呼它为“白皮松”。
这位教师觉得这树不一般就告知了林业部门,很快这棵树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91年有专家来到了杨家湾专门调查这种树。
而付洪树当时是一名护林员,就担任起了向导的工作,从专家的口中他知道自己一直守护的这片山上还有一棵如此珍贵的树木。
1992年,专家发表了这一新种,将其命名为五针白皮松,也叫巧家五针松,树皮的颜色和质地是它最明显的外观特征之一,灰白色的树皮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乔家五针松的叶子呈针形,每束针叶五根,这也是它与其他松树的区别之一,每根针叶长约6到8厘米,柔软且具有一定的弯曲度,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之后云南药山保护区对发现的这34株野生巧家五针松十分重视,恰好它们都在付洪树的管护范围之内,因此保护区就让他要精心照看好这些珍稀的植物。
自此,付洪树和巧家五针松之间似乎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次上山巡回都会特别注意这34株巧家五针松。
他把这些树的位置记得十分清楚,每天都要挨棵看一遍才放心,偶尔还会为它们除草,或者收集一些种子,保证它们的生长环境。
1997年,有人曾偷偷溜上山,盗挖了一株巧家五针松,第二天付洪树上山发现后,就立即将情况报告给了相关部门。
他自己也根据现场的情况开始调查,半个月的时间走访了附近3个乡,才找到被盗的巧家五针松,然后报告给了警察,将树给追了回来。
此后他更加注意,对一些没有批准就上山的人全部都劝返,一些专家或者科研人员想要拍照或者采集标本,付洪树也都全程跟着,不让人们多拿走一片叶子。
2000年,他还发现有两个外国人一直都待在巧家,还都待在山上,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瞬间引起了付洪树的注意。
之后经过对付洪树提供的线索进行调查,发现这两个人果然心怀不轨,相关人员在海外找到了巧家五针松的枝叶标本,一番追查之下才及时止损,没有让中国的种质资源外流。
也正是因为付洪树的尽职尽责,这34株巧家五针松才被呵护得十分茁壮。
虽然每天都走一样的山路,但是付洪树十分喜欢自己这份工作,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付洪树也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巧家五针松的生活习性。
他觉得34株还是太少了,于是就想自己试着种一种,就在自己家的后院专门圈出了一块地方育苗。
«【·坚持守护30年·】»
在巧家县杨家湾大山中不足1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生长着世界上仅存的34株巧家五针松。
野生的巧家五针松的自然繁殖情况不容乐观,34株当中只有18株能够开花结果,这对于一个物种的繁殖来说很不利。
野生植物数量极少,产生的新一代遗传基因就比较狭窄单一,它们之间的基因交流概率很低,即便是外表看起来发育很好的球果,里面有也有将近一半是空瘪的,没法种,因此它们很难扩大种群。
付洪树想要让这些巧家五针松继续繁殖下去,他在请教了专家之后就开始种植,繁育出了不少的幼苗。
2004年,付洪树受到当地林业局的委托,开始正式从事育苗工作,在他圈出来的一块空地上已经长出了不少的幼苗。
很多人听说巧家五针松稀有,就想从付洪树这里要些种子或者幼苗,但是都被他一一拒绝了,还表示正是因为数量少国家才要保护。
在保护巧家五针松的过程中,还曾遇上过大旱,很多人都没水喝,但是付洪树却还是把珍贵的水留给了巧家五针松。
2010年,他将自家水窖里的18吨水都浇给了巧家五针松,而巧家五针松生长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山路难行,付洪树就靠自己背,将这18吨水一点点的背到了山上。
2005年,巧家五针松所在的地方以及它们周围的一大片地方都被特别保护了起来,至今,它们仍然在人们的保护之下茁壮生长。
现在人工繁育的数量已经有11000多株,这些幼苗成为了巧家五针松扩大种群的希望。
2019年,已经60多岁的付洪树已经要退休了,但是他30年的守护让巧家五针松有了更好的未来,人们也会一直记得他,记得巧家五针松。
现在在中国还有许多像巧家五针松一样面临灭绝风险的生物,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了保护行动中,为了保护这些珍稀树种继续努力着。
参考:
中国青年网《"树保姆"的情怀》,2017-6-15
云岭先锋网《大山深处“树保姆”,30载守护34棵巧家五针松》,2021-8-27
澎湃新闻《昭通大山深处树保姆30年何故守护34棵树?它比熊猫稀有,其他国家没有》,2021-8-27
昭通新闻晚饭《当了25年“树保姆” 只为34株五针松》,2017-6-7
云南网《巧家:绘就和谐共生新画卷》,202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