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特朗普走马上任,美国的政治氛围就充满了变数,尤其在针对中国时。
近日,美国新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在欧洲访问,在记者会上,海格塞斯频频提及中国,炒作所谓的“中国威胁”,把中国当做是美国的“外部威胁”,他甚至抹黑中国“野心勃勃”,让美国感到了压力。不过,海格塞斯却强调,特朗普是一位“和平总统”,美国并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冲突。
更值得关注的是,海格塞斯还透露了邀请马斯克团队进驻美国国防部的计划。他表示,马斯克将解决官僚机构冗余问题,也正是特朗普政府改革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其实马斯克团队进驻美国国防部,也是为了给美国“遏华”方案而服务。自从中国军事实力发生质的飞跃后,美国危机感越来越强。
马斯克已经不止一次的表示过,美军工必须改革,不然将会在下一次战争中惨败。
马斯克也不负众望,作为特朗普团队的一员,这第一枪,就是要针对中国的军事发展,马斯克近日施压美国国际开发署,在马斯克眼里,这个机构似乎与特朗普强调的“美国优先”原则格格不入。想想看,裁撤这个机构,不仅能让联邦政府的钱包轻松点,还符合特朗普的治国理念。
但是,马斯克能如愿吗?众所周知,美军工背后势力盘根错节,且利益勾连,一旦动摇,美国的根基都会因此动摇。因此,马科斯一行动,不少美国政客显坐不住了,他们觉得,马斯克这么做,反而会给中国创造机会。
为什么呢?一方面,他们担心,一旦美国减少对外援助,中国会迅速填补这个空白,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在那些政客眼中,这将是增强了中国与美国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国际开发署一直是中国“看不惯”的机构,马斯克这么一搞,岂不是在向中国示好,也顺便给他在中国的生意开了绿灯?
说实话,这些政客的说法真是有点牵强。美国的对外援助和中国的人道主义援助,这两者有可比性吗?美国政客之所以“反”马斯克,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马斯克动了他们的“蛋糕”。因为马科斯不提倡美国再投入巨资来建造军舰和战机,而是发展无人机,这样一来,美军工企业就没得赚了。
他们将矛盾点引向中国,无非是为了向马斯克施压。
当然,内部军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特朗普现阶段对华策略还是以“制裁”为主。在中美谈判破裂后,毫不犹豫地打出了他的“第二枪”——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高达25%的关税。
众所周知,中国在全球钢铁和铝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朗普此举,无疑是想通过关税手段,对中国的出口造成打击。
但面对特朗普的“攻击”,中方迅速而有力地做出了三招回击。首先,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的165个成员发出了通知,要求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进行磋商。
其次,中国宣布自2025年起对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包括煤炭、液化天然气等。最后,中国还对一系列高精尖装备领域的核心原材料实施了出口管制。这些原材料对于美国的高科技产业来说至关重要,一旦供应受限,将对美国的科技产业造成不小的冲击。这一招可谓是直击美国的“软肋”!
其实,美国早无优势可言,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贸易上,一味的打压中国,只会适得其反,其实,拖垮美国的,从来都是美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