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球地缘战略博弈不断升温,不仅大国之间的分歧难以调和,地区小国之间的矛盾也在升级。为此各国都加强了在军事和经济领域的准备工作,应对潜在的战略风险。纵观当今世界,对全球格局影响最大的关系其实已经不是美俄关系和美欧关系,而是太平洋两岸的中美关系。因此,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他将如何处理中美关系,其实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对此,英国权威杂志《经济学人》早在2018年就发表过一篇文章,认为中美关系即使恶化,美国也不敢真的开战,一语道破了几个关键点。



中国军事实力已今非昔比

英国权威杂志《经济学人》在文章中提到,三个方面决定了美国不敢同中国开战,涉及到军事实力、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其中军事虽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但却是最直接的原因,因为中国的军事实力在近20年突飞猛进。英专家提到,在传统观念中,核武器和洲际导弹是中国的王牌装备,因此美国不敢与中国开战,因为双方都拥有足够摧毁对方所有大城市的核武器。但该观念已经落后,因为在现实中,没有国家敢真的在实战中使用核武器,包括当下身处战争中的俄罗斯。因此核武器是为了避免亡国灭种,是压舱石,而不是能轻易拿出来用的装备。



因此文章指出,真正让美国感受到压力的是中国近20年构筑起的强大反介入能力,也就是区域拒止。实现该能力的关键装备是东风系列反舰导弹、航母、万吨级驱逐舰、隐形战机和无人机作战体系。中国发展这些装备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东南方向的战略风险问题,后来因为菲律宾等国在南部海域岛礁问题上兴风作浪,区域拒止的范围也延伸到了南部海域,甚至是覆盖了关岛等美军第二岛链基地。这意味着东亚地区、太平洋中部、中国南部海域的美军基地都在中国的打击范围内,无论是美国的核动力航母还是B1-B轰炸机,都会成为靶子,这其实才是军事领域遏制美国的真正王牌,迫使美国必须三思而后行。



地缘问题和经济问题是根本

相比于军事上将承受巨大损失,其实美国最担心的是地缘政治问题和经济利益问题。按照英国权威杂志《经济学人》分析文章的观点,一旦太平洋两岸发生大战,欧洲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将发生根本改变。建立北约组织的初衷是为了对付莫斯科,而不是北京,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它们不希望卷入到中美之间,如果中美两败俱伤,欧洲会迅速脱离美国,谋求重新成为世界中心,北约必将瓦解。北约解散后,俄罗斯最担忧的问题不复存在,将恢复沙俄时代的领土扩张模式,俄罗斯的邻国都不会安全,这其中包括日本。



一旦美国元气大伤,中东地区也将重新洗牌,一旦中东出现强有力的大国,美国必将失去在中东的控制力。如果美国不再掌控石油,和石油深度绑定的美元也将失去霸主地位。美元一旦出现问题,这就涉及到了经济利益问题。美国一直凭借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收割其他国家,一旦美元信用下滑,美国那接近40万亿美元的国债问题就会爆发,全世界的债主如果上门,美国何去何从?



除此之外,中美两国的经济一直是高度互补和关联,合作领域远多于竞争领域。一旦脱钩,美国经济不可避免会陷入大衰退。为了规避风险,国际资本也将逃离中美,美国不会成为赢家,俄罗斯、日韩、欧洲将是受益者。因此经济联系也是中国的重要王牌。总体来看,结合军事实力、地缘战略和经济利益考虑,美国不敢真的同中国开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