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灯塔专业版最新数据
截至13日19时11分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总票房突破100亿元
(含点映、预售及海外票房)
成为中国首部票房破百亿电影!
据灯塔专业版AI预测,
《哪吒2》总票房将超过153亿元。
那么,
《哪吒2》的票房天花板到底会在哪里?
中国动画电影的天花板到底还有多高?
数据狂飙突进的此刻,
或许我们更该思考的是,
《哪吒2》到底做对了什么,
到底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更好地进步?
首先,《哪吒2》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是相当成功的,电影对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大胆改编,在保留原著“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赋予了哪吒更为饱满的人物形象和更具时代特色的精神内涵。影片中的哪吒不再是传统故事中那个充满悲情色彩的叛逆者,而是一个在成长中寻找自我、实现价值的现代少年形象。这种改编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展现了创作者的创新勇气。当咧着牙齿、插着裤兜、黑着眼圈的哪吒成为了当代青年对自我价值追寻、与命运抗争精神的具象化身,电影便成功找到了与观众之间最好的桥梁。
银幕上,三岁小童高喊“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银幕外,138家中国动画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合力蹚出属于中国动画的路。可以说,支撑《哪吒2》再次创造奇迹的,是中国动漫企业在技术制作领域六年来的全力奔跑。一方面,我们持续引进国际前沿技术,如先进的动画渲染算法、动作捕捉系统;另一方面,无论是传统影视巨头、业内知名的专业动漫公司,还是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型工作室,这些年都大力投入自主研发,力求摆脱技术依赖。与第一部相比,《哪吒2》在场景渲染、动作设计等方面进步显著,许多特效画面堪称惊艳,角色毛发丝丝分明、随风飘动,光影效果细腻逼真,彰显出中国动漫已具备与国际顶尖水平一较高下的硬实力。
再者,《哪吒2》的成功,是中国电影产业化的一次成功,它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商业化运作提供了新的范式。这部蛇年春节档新片,过去两周内在社交网络上,话题热度持续飙升,从剧情猜测到角色分析,从文化解读到幕后花絮,多元话题如一张紧密交织的大网,全面覆盖各个年龄层与兴趣群体,让影片始终保持超高人气。跨界合作更是为影片宣传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正是精准的市场定位、创新的营销策略,让影片成功突破了动画电影的受众边界。衍生品开发、跨界合作等商业化运作,则展现了国产动画IP的巨大商业潜力。
谈到巨大的商业潜力,《哪吒2》票房100亿元的门槛已经轻松迈过,150亿元或许只是在不远处。那么中国动画人接下来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或许,我们还可以提高动画在物理模拟(如毛发、水流)、光影细腻度、角色微表情处理上的技术,向迪士尼、皮克斯,向更高的工业成熟度迈进。
或许,我们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打磨技术细节、深化角色塑造、优化故事的普适性,降低国际观众理解门槛,并联合国际发行资源,定能更大程度地提升全球影响力。
或许,中国动画电影目前还较为依赖头部导演或团队的个人才华,而好莱坞顶级作品的成熟度建立在数十年工业化积累与全球化市场经验上,我们若能在剧本开发、流程管理、跨团队协作、技术创新投入更多资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迎来为成熟的中国动画工业体系,迎来更多饺子和“哪吒”。
这个“百亿项目”你参与了吗?
评论区聊聊吧!
新民晚报(记者 孙佳音),综合灯塔专业版
视频制作:蒋美青
编辑:李争
编审:魏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