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正在申报北交所上市的浙江锦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华新材)披露了2024年年报,收入、利润双增的业绩为上市提供了有利条件。

锦华新材控股股东为巨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化集团),持股比例为82.49%。目前,巨化集团旗下拥有上市公司巨化股份(SH600160),而其控股的另一家新三板公司华江科技(NQ837187)也已进入北交所上市辅导阶段。

锦华新材主要从事酮肟系列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客户为关联方浙江衢州硅宝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衢州硅宝)同一控制下企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衢州硅宝主要产品也包括酮肟基硅烷系列产品,事实上,公司还曾向衢州硅宝采购其生产的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这一产品正是公司核心产品硅烷交联剂的一种。

核心产品销售单价持续下降

2021年—2023年,锦华新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53亿元、9.94亿元和11.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亿元、0.8亿元和1.73亿元。

公司业绩呈现先降后升,收入波动与核心产品硅烷交联剂收入变化基本一致。2021年—2023年,锦华新材硅烷交联剂收入金额分别为7.71亿元、5.21亿元和6.59亿元,贡献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7.27%、52.90%和59.52%。

记者注意到,锦华新材的硅烷交联剂销量在持续提升,但销售单价却在持续下降,尤其是2022年下降幅度较大,使得当年该核心产品增量不增收。

2021年—2023年,公司硅烷交联剂的销量分别为2.53万吨、2.64万吨和3.34万吨,平均单价分别为3.05万元/吨、1.97万元/吨和1.97万元/吨,2022年、2023年平均单价分别同比下滑35.25%、下滑0.05%。


图片来源:招股书(申报稿)截图

对于2022年收入和销售单价下滑,锦华新材表示,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之一2020年8月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并停产,导致全国硅烷交联剂产品出现市场供应短缺,2021年相关产品价格较高。2022年前述竞争对手逐步恢复生产,相关产品市场价格下降。

据审核问询函回复,2024年上半年,硅烷交联剂平均单价进一步下降至1.79万元/吨。锦华新材解释称,综合考虑公司硅烷交联剂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市场价格下行的情况,为充分利用公司扩产后增加的产能、确保生产负荷整体平稳,2024年4月起公司逐步下调了硅烷交联剂产品销售单价。

从毛利率来看,硅烷交联剂也呈现先降后升情形。2021年—2023年,硅烷交联剂毛利率分别为47.46%、16.21%和28.45%。2024年年报显示,该产品毛利率再次下降至22.77%。

核心产品收入波动与下游行业周期性也有一定关系。硅烷交联剂产品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终端应用领域包括建筑建材、光伏和风电等能源电力、电子、新能源汽车等。

锦华新材认为,建筑建材行业景气度自2022年开始逐步下行,目前整体处于相对底部的阶段,预计将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而光伏、电子、新能源汽车等目前处于上行周期,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行业景气度,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市场需求将逐步增长,为硅烷交联剂提供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一大客户生产销售相同产品

2021年—2023年,衢州硅宝同一控制下企业一直是锦华新材第一大客户,贡献的销售金额分别为2.02亿元、1.43亿元和2.19亿元,销售内容为硅烷交联剂。衢州硅宝实际控制人为洪金根,其与锦华新材自然人股东洪根(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担任公司董事)为兄弟关系,是锦华新材的关联方。

按照审核问询函回复所述,衢州硅宝为公司贸易商类型客户,主要从事有机硅助剂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酮肟基硅烷系列产品、酰氧基硅烷、烷氧基硅烷等。

然而记者注意到,除销售外,衢州硅宝也进行硅烷交联剂产品的生产。审核问询函回复显示,衢州硅宝将自产、外购的硅烷交联剂系列产品等以自有品牌形式销售给其股东。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因临时检修等原因,锦华新材向衢州硅宝零星采购其生产的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招股书(申报稿)披露,锦华新材的硅烷交联剂产品包括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此外,杭州硅宝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硅宝)也是洪金根控制的企业,其官网显示,公司建设新生产基地——衢州硅宝,形成了总投资1.2亿元、总产能16000吨的有机硅助剂生产体系,其中包括10000吨酮肟基硅烷生产线。


图片来源:杭州硅宝官网截图

而在杭州硅宝产品中心列表内,酮肟型交联剂就包括了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按照锦华新材及杭州硅宝所述,衢州硅宝同一控制下企业与公司从事相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过在介绍市场格局时,锦华新材并未将其列为竞争对手。

除第一大客户为关联方外,锦华新材第一大供应商也为公司关联方。2021年—2023年,锦华新材向巨化集团及其控制的企业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38.84%、38.08%和36.29%,采购内容主要包括蒸汽、电等能源,液氨、氢气等原材料,委托加工丁酮肟服务等。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2023年,锦华新材向关联方委托加工丁酮肟服务的平均采购价格,较公司向非关联方外购的单位价格分别低12.75%、低12.78%和低0.52%;对巨化电化厂的氢气采购价格一直未变且略低于市场价格。

对于巨化集团是否通过降低采购价格向公司输送利益的询问,锦华新材表示,公司向非关联方采购丁酮肟系零星采购,且非关联供应商为公司竞争对手;而关联方改造丁酮肟生产装置的成本较低,与公司通过管道运输丁酮肟的运输成本低,生产规模更大,采购单价低于外购价格具有合理性。

至于氢气采购,锦华新材称,按照长期供应合同进行规模化氢气采购,超过年度最低采购量,因此采购价格一直未调整。此外,公司采购氢气数量大,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最大募投项目产品面临价格下降风险

此次IPO,锦华新材拟募集资金7.68亿元,其中5.07亿元用于“60kt/a高端偶联剂项目”,达产后将新增3万吨/年的硅烷偶联剂产能及3万吨/年的功能性硅烷中间体产能。


图片来源:招股书(申报稿)截图

硅烷偶联剂、功能性硅烷中间体均系锦华新材的新产品,于2022年研发成功。锦华新材认为,项目新增的硅烷偶联剂产品,与公司现有产品在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厂商客户及贸易商客户方面存在一定重叠,具有协同性。公司将依托现有客户储备及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为新增产能消化提供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在功能性硅烷分类中,硅烷偶联剂的产量远远大于硅烷交联剂。锦华新材引用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硅烷偶联剂产量占全国功能性硅烷产量的比例为76.28%。

这也意味着硅烷偶联剂存在市场竞争激烈的风险。

综合锦华新材招股书(申报稿)叙述及记者查询,目前,晨光新材(SH605399)、宏柏新材(SH605366)、江瀚新材(SH603281)三家上市公司均以硅烷偶联剂为主要产品。2023年,三家上市公司均出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双双下降的情况。其中,晨光新材、宏柏新材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八成。2024年前三季度,上述三家上市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仍在继续下滑。

对于2023年业绩下降,晨光新材表示,主要系功能性硅烷行业市场供需发生变化,主要产品平均价格较2022年同期降低。而宏柏新材预计2024年同比盈转亏,主要原因系功能性硅烷下游市场需求整体低迷,叠加行业内产能扩张,导致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虽然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但公司含硫硅烷等主要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持续下降。

锦华新材提示了“60kt/a高端偶联剂项目”的相关风险,若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相关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则可能导致新增产能难以消化或项目实施后收益不能达到预期的风险。

对于申报北交所上市相关事宜,2月11日、1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致电锦华新材并发送了采访邮件,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截至发稿邮件也未获回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