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电商在线
“高铁野餐已经next level了。”
摆好水果拼盘,打开《甄嬛传》,一手捧奶茶一手拆卤味的年轻人,悄然把高铁变成了“移动观景餐厅”。在刚刚过去的春节,“返工人把高铁吃成流水席了”“高铁才是真正的中国米其林三星”等话题冲上热搜。济南煎饼、西安凉皮、武汉热干面……来自全国各地的地域美食乘着“舌尖上的高铁”纷至沓来,不断扩散的高铁外卖/跑腿订单,也随之爆单。
“春节期间,每天都要送五六百杯奶茶。顾客提前在线上下单,路过站头时,我们送茶到座。”牛先生2021年开始做高铁跑腿生意,曾在铁路局工作的他,擅长挖掘高铁上的隐性需求,他告诉记者,其团队规模约10人左右,这门曾经的副业年流水已达约100万元。
而除了第三方开展的高铁跑腿业务外,中国铁路总公司在2017年引入“互联网+铁路外卖”模式。这一年春运,“高铁外卖”走红,彼时还引来饿了么、美团外卖的关注试水。现在,打开12306 APP的“餐饮·特产”板块,顾客只需填好车次和出发日期,就能轻松实现“送餐到位”。以济南西站为例,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配送外卖已超过100万单。
在中国,高铁是天然的人口密集场所,2024年1—12月,我国铁路旅客发送量43.12亿人次,同比增长11.9%。尤其春运期间,对商家而言,高铁就约等于一座庞大的消费金矿。
但相对封闭的消费环境、严格的准入机制,也让这门生意的前景扑朔迷离。高铁跑腿生意赚钱吗?高铁外卖如何开展?为什么被戏称为“高铁特产”的零食总是西梅、奶酪、牛肉干三件套,却不见新崛起的网红零食?肉眼可见的“高铁流量”,虽然“吸金”,但却很难被商家抓在手里。比起在高铁站开家“高铁店”,想要直接登上高铁列车,困难要多得多。
日均代买500多杯,利润10—20%
“订好茶颜悦色,找好长沙TOP1湘菜——笨萝卜的代购,提前在ipad上下载好昨晚没看完的脱口秀。这一刻,女朋友称我是‘高铁上的神’。”在小红书上,高铁野餐悄然兴起。
在全国上千个高铁站中,长沙南站可能是吃货们最爱的站台。而在当地五花八门的餐饮品牌中,茶颜悦色可能又是“坐高铁”最多的奶茶。在湖南人牛先生的记忆中,高铁跑腿这门生意的崛起,几乎和茶颜悦色走红轨迹完美重合。“购买的需求大了,自然就出现了代买。”
2016年,牛先生从铁路专业毕业,随后入职铁路局。但到处奔波的工作日常,并不是他梦想中的生活。在铁路局干了三年后,他毅然决定离职。他干过外贸、当过老师,尝试过很多种新的人生路径,但最终,让他自己都没料到的是,“还是回到了最熟悉的地方,送奶茶”。
“这个市场比我原本想象的大得多。”2021年,一个香港老板在闲鱼上给牛先生下单,拜托他每天带20多杯茶颜悦色送到香港,送满一个月。这笔600多杯的大订单,让他察觉到这门小生意背后蕴藏的潜力,继而开始专注做高铁跑腿。去年,靠着一笔订单几十元的小单子,牛先生的生意流水已经达到约100万元,其中,茶颜悦色的奶茶订单占到约八成。
“起初做的主要是b端生意,散客很少,我基本就自己带。费用上按趟收费,每趟最多能带24杯,收600元跑腿费。”如果按照每天一趟来算,月收入也能达到18000元。但很快,牛先生就发现,通过闲鱼被动接单的方式,沟通成本很高,配送也容易出现混乱。“开展高铁跑腿的人越来越多,想要长久地把生意做下去,我就得和别人不一样,要做差异化。”
2023年底,牛先生找人做了个微信小程序,起名“牛同学跑腿”。生意自此从b端转向c端,只要经过长沙南站的顾客都可以自助下单,收费也不再“按趟”收取上百元的跑腿费了。
以茶颜悦色为例,牛先生给奶茶定价38元一杯起送,这个价格是原价的超出两倍。但牛先生解释,净利润并没有想象中高,大约在10—20%。“团队10个人,按照计件制发工资。定价上涨也是因为有人力成本、运营成本,在小红书、抖音上做推广也都是要费用的。”不过,这套完全能“自运转”的路径让牛先生很满意,做个“甩手掌柜”,一年也能入账十几万元。
今年春节,牛先生团队每天都送出五六百杯奶茶,而在高铁野餐、精致出游的年轻人带动下,他还扩充了更多可以帮忙跑腿、送上高铁的品类,比如舜华鸭蛋面、湖南各式土特产等。
品牌商家、网红零食,为何进不了高铁?
高铁跑腿生意,被市场需求所催生,间接证明了高铁乘客也有着被忽略的“消费欲望”。
在绿皮火车时期,春运餐食几乎只有泡面和火腿肠;高铁兴起后,大大缩短了交通往返时间,但高铁餐也长期被吐槽只有“啤酒可乐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许多乘客因此更习惯于自带面包、饼干等食物“对付两口”,并不讲究;但如今,高铁餐成为一项重要服务。
比起非官方性质的民间跑腿,在12306上点外卖,给了乘客更多消费的选择权。
曾经,在高铁上就餐,除了自带食物以外,乘客基本只有一个选择——购买高铁餐车上的盒饭。国铁招商网《成都客运段Z322/1次等4趟普车餐饮销售业务对外合作项目经营权招商公告》显示,该餐饮招商项目面向“成都客运段经营资源,进行自制品食品加工、销售以及提供相应服务,不含预包装食品销售、水果经营销售、休闲茶座、休闲茶餐车等。”
其中,在列车销售价格方面,“定价原则上加成率不超过55%,并且售价不高于餐料成本的2.22倍。”但现实中,高铁盒饭的价格往往并不便宜,要价40—60元的盒饭很常见。为此,小红书上涌现出9万多篇笔记,内容全是在线教学#高铁15元盒饭怎么买划算#。
相比承包给餐饮公司的车上餐食“只此一家”,自2017年开通的“互联网+铁路外卖”模式,则孵化了一种独特的外卖路径——面向在高铁站开“高铁店”的商家,开通配送上车的服务。对乘客而言,只要在12306 APP的“餐饮·特产”板块,填好车次和出发日期,并选择途径站,就能找到相应站点内开设“高铁店”的商家,下单并由铁路工作人员配送。
以杭州东站为例,可以实现“车上用餐”的有老娘舅、永和大王、和府捞面等多个品牌——它们均在东站内开设“高铁店”,站外商家则无法配送。其中,老娘舅(杭州东站店)显示月销6151件,相较于该站附近的老娘舅(杭州东站西子国际店)月销2000多件,前者销量大约是后者3倍,配送时长则显示在10:51到达杭州东站后,预计11:21送达座位。
庞大的人流量,撑起翻倍的订单和强大的推广影响力,不少品牌商家开设高铁店均是看中了这些优势。但并不是所有商家都能承担开设高铁店的高昂成本。有业内人士向电商在线表示,高铁站内开店的租金和运营成本都要更高,同地段下,租金会比常规地段高出5倍。
同样,高铁上贩卖的零食很少有叫得上号的品牌,不仅仅是因为“贵”—— 国铁招商网《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客运段2025年列车文化产品、土特产及列车小百货销售项目公开招商公告》显示,销售土特产的承包底价金额是220万元/年。高昂入场费下,定价往上浮动,消费者不愿意付溢价,对看重“价格体系”的品牌商家来说,也并不友好。
为什么同样的奶片和牛肉干,高铁买的和淘宝买的口感不一样?在小红书上,不少吃货发出灵魂质问,对此,上述业内人士则透露,正是因为不能破价,高铁上卖的不少零食都是“高铁专供”,这也是为何高铁零食种类局限,在民间衍生出不少第三方跑腿服务的原因。
“中国最赚钱的高铁”,靠什么盈利?
不管是在高铁站还是高铁上做生意,租金贵、承包贵,但高铁的“贵”有贵的道理。
高铁造价昂贵,每公里的平均造价在1—2亿元左右。在今年1月2日国铁集团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官方透露,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500亿元,同比增长11.3%,创历史投资最高纪录。但高铁较强的公益属性,又注定它是很难盈利的行业。
国铁集团背后有一张复杂的公司版图,包含7家上市公司,其中大秦铁路和京沪高铁是国铁最具盈利能力的两大利润支柱。然而,能盈利的线路往往都是因为区位优势,多数集中在东部的发达地区,人流量大,消费能力高。比如被称为“班味最重”的京沪高铁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途径人口千万级城市就有6座,经济总量万亿级城市就有10座。
【图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京沪高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作为“中国高铁第一股”,它也被称为中国最赚钱的高铁。2024年京沪高铁半年报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京沪高铁归母净利润突破60亿元,相当于每天能赚3000多万。但与之对比的是,其负债也居高不下,同期,京沪高铁偿还94.52亿元负债,合计负债由2023年底的743.08亿元降至648.57亿元。
此外,中国还有更多的铁路则是建设在中西部地区,需要穿过高山、湖泊、荒漠等特殊地貌,不仅建设难度大,人员流动频次也更低,“持续亏损”才是多数高铁拥有的命运。
而在京沪高铁的收入构成里,路网服务和客运业务是两个收入大头。2023年京沪高铁年报显示,路网服务贡献收入242亿元,占比59.54%;客运业务贡献收入160.82亿元,占比39.53%;包含餐饮在内的其他业务则贡献3.77亿元,占比不足1%——与其说“互联网+铁路外卖”模式是一项营收业务,不如说它更像是提升“服务质量”的板块,盈利也并不高。
【北京南站京铁佳膳餐厅工作人员正分装高铁餐,图源:京报网】
去年以来,多地高铁开出自营餐厅——南铁在南昌西站开出“赣鄱智慧印记”高铁热链主题餐厅,京铁在北京南站新开“京铁佳膳”自营餐厅;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还于去年暑期在京沪、京广、京哈、京张高铁部分高铁列车上,为暑期出行推出“儿童套餐”。
把高铁吃成“美食专列”,尝遍全国各地的美食,是一个美好的设想。但如何把这个设想化为现实,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是一本更需要精密测算的账本。比如,高铁站停留时间短,乘客的真实消费能力有多少?要配送更多品类的美食,又需要多少人手来“送餐到位”?
2017年,“高铁外卖”曾引来饿了么、美团等头部外卖平台关注,但相关平台近两年均没有进一步跟进的消息。如何找到高铁上的生意机会?时至今日,飞驰在全国各地的高铁,或许对不少商家而言,依然是一座尚未被挖掘过的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