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全国多个省份陆续召开“新春第一会”布局新一年工作重点。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作出部署,以比学赶超、力争上游的精气神,全力吹响冲锋号。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各省份新年信用建设工作打算怎么干?源点摘录了各地涉及“信用”的内容。(如有遗漏,欢迎评论区补充)


北京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畅通市场大循环。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不断增强企业办事便利度。

上海市

全面完善“信用+风险”监管体系,建立分领域分级分类标准体系,为企业信用风险“精准画像”,切实用好“无事不扰”白名单,让高信用企业享受更多便利。

优化营商环境是关系全市发展的大事,各方面要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形成共抓共建的工作合力。要讲好营商环境“上海故事”,维护上海营商环境良好形象。

对照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改革举措不折不扣落实落地,更好把营商环境工作成果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成效。

广东省

要培厚发展环境肥沃土壤,充分激活政策效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政策支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凝聚起百业竞发、万木争春的强大合力。

安徽省

要改进作风,创优营商环境,及时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引导和助力各类经营主体更好参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河北省

河北连续3年将“新春第一会”的主题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体现了河北持之以恒把营商环境营造好、维护好、发展好的决心,释放出支持创新、创业、创造的鲜明信号。

山东省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提升市场准入、审批服务、监管检查、政策兑现等水平,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辽宁省

要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法治建设、优化公共服务,让各类经营主体在辽宁拥有获得感、礼遇感和归属感。

福建省

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把破解“市场难”“投资难”“创新难”“办事难”等突出问题作为切入口,以企业所感所及所得为评价标准,研究推出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持续优化涉企政务服务,切实帮助民营企业稳定生产经营、拓展发展空间、壮大发展动能,用心用情用力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河南省

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扎实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严格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打造办事效率高、开放程度高、法治保障高、宜商宜业宜成的营商环境。

重庆市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健全富民惠民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持续擦亮重庆改革“金名片”。

内蒙古自治区

要全力“引”,招大引强、集优聚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窗口单位廉洁文化建设,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山西省

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加快推动更多标志性引领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陕西省

认真谋划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湖南省

严格招商引资正负面清单动态管理,健全政府招商承诺诚信履约机制。

要着力破解营商环境不优的问题,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大力推进数字湖南和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建设,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支撑、促进政策落地等持续发力,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和“送解优”行动,发挥好金芙蓉投资基金作用,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效益。

广西壮族自治区

要围绕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持续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打造服务企业的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真正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当主角。

云南省

要持续抓好营商环境,用好“厅局长坐诊接诉”、“上门问诊巡诊”等举措,全生命周期帮扶企业,坦荡真诚与企业接触交往,共同解决难题、搭建平台、寻找商机,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扎根云南,做云南发展的最好“合伙人”。



【案例汇编】

【专家观点】

● ● ● ● ●

【信用案例】

【工作进展】

【值得收藏】

编辑:源源

校稿:昊宇

来源:源点credit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