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大桥横渡汉江,连接两岸。北边是湖北天门市,南边是湖北仙桃市。
桥北侧有座插着红旗的毡房,三三两两的马群在河堤上散步。这里是苏邵高和依立拜组建的马场,也是救人“白龙马”生前生活的地方。
2月4日中午,一名男子在汉江落水,其女下河欲救父亲。危急时刻,来自新疆的依立拜骑着一匹白马,径直冲入冰冷的河中施救,最终与朋友苏邵高、冬泳爱好者刘杭州一起,成功救起父女二人。这幅“三人一马”救人的画面被围观网友拍下并发布在网上,英勇入河救人的白马也迅速刷屏,引得网友纷纷点赞。
依立拜骑着白龙下水救人。图/社交媒体截图
当地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他们“见义勇为先进群体”称号,并奖励1万元;“白龙”马的主人依立拜也收到远在新疆的父母的赞扬电话;当地还以最高礼遇祝贺依立拜父母;家乡人民录制喊话视频夸赞依立拜的英勇。此外,来自天南地北的热心网友也向依立拜留言,想给英勇的“白龙”马寄点好吃的。
事态发展向好之际,驮主人下水救人的“白龙马”却三度生病,牵动着广大网友的心。当地畜牧兽医局迅速行动,邀请省内专家现场会诊,但是并没有迎来好消息。2月11日晚9时20分,在救人事件发生仅一周后,跳江救人的“白龙马”离世,初步分析死亡原因为肠道发生绞窄,而死亡地与救人点相隔不到100米。
“太突然,它才七岁,正值青壮年。”苏邵高说,依立拜刚接手白龙仅半年,“那时它很瘦,食欲不振,肠胃不好,拒绝生人靠近,依立拜像带孩子一样照顾了一个多月,它才亲人。”
白龙去世后,仙桃市将在汉江边为英雄白马建一座雕像,来纪念它英勇救人的事迹;仙桃游泳协会把第十届横渡汉江节取名为“白龙马杯”,来纪念英雄“白龙”马;许多当地的市民也纷纷来到现场,送英勇的白龙马最后一程。
而依立拜和苏邵高都还没有接受它的离去,依立拜因失去白龙马心情悲痛,暂回新疆老家休息。苏邵高经营的马场也暂时停业,“晚几天再来吧,现在不营业了。”苏邵高告诉顾客。
【1】白龙马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
白龙马来到依立拜身边仅半年,但对他来说却是“亲人”一样的存在。
他与白龙马相识,源于一则买马的消息。去年9月,依立拜从养马爱好者圈子得知,有人正在卖一匹马,便决定去看看。据苏邵高回忆,依立拜刚见到白龙时,它很瘦,食欲不振,消化能力较弱,且患有皮肤病,“毛都快掉光了”。那时,白龙还“不亲人”,若要想骑上去,需要极好的技术。
在一般人看来,这匹马的品相并不佳。但依立拜在新疆长大,6岁就开始骑马,经验丰富。他认为,这一定是匹好马,应该买下来。苏邵高后来向九派新闻回忆,依立拜当时是看中了白龙的“骨架子”——身体结构像“运动员”一样。
买回白龙时,它已经6岁多。像其他动物一样,中途接触马也不容易。由于依立拜不是他的第一任主人,人与马之间还存在诸多不适应,有待磨合。
经过约一个多月的悉心照顾,一次次喂养、抚摸,依立拜与白龙在朝夕相处中愈发亲近。据苏邵高回忆,他认识依立拜时,白龙的“情绪、性格各方面都非常好”,已经与最初的瘦弱模样完全不同。“很用心在养,用他的话说,当自己孩子一样”。
依立拜的朋友圈封面图——白龙。图/依立拜社交媒体
依立拜、苏邵高二人因兴趣相同而结识。当时,依立拜骑马从天门到仙桃,遇到了同样骑着马的苏邵高。苏邵高是仙桃本地人,也是马术爱好者。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成了好友。
依立拜原本到湖北,是给一位买牛的农场主送牛,后来留在仙桃生活。他与苏邵高发现,汉江大道旁,有一片地带开阔的江滩,退潮后尤其适合骑马。因此,从去年11月起,他们开始在汉江畔经营汉江野骑俱乐部。
为方便放牧,依立拜在江滩扎起了哈萨克毡房(注:又称“哈萨包”,哈萨克族人的活动房屋,适合其作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毡房内按照其生活习性布置。
此前一段时间内,人们能看到,毡房外的江滩上,十几匹马在自由散步、进食。其中,曾经有广为人知的英雄马“白龙”,还有“红苹果”“马力”等等,这些都是依立拜起的名字。苏邵高回忆,“红苹果”是因为出生时毛色偏红,便得名“红苹果”;另一匹母马因动力很足,被取名“马力”。
白龙去世前,还是马群中唯一白色毛发的马。“在依立拜心中,它是比较受宠的。”在苏邵高看来,白龙“很乖巧,跟人亲近,是一匹让人省心的马,不需要过多照料”。
“它学得很好,人教什么它学什么。”苏邵高解释,对于不听话的马,需用绳子把它拴在桩上,早上牵出来,晚上再拴回去。不过,白龙是放养的状态,早上自己来,晚上自己回。
除日常放牧外,白龙偶尔带着红色婚庆绸带与红花,参加接亲活动。新郎官坐在白龙身上时,依立拜则牵着白龙。
接亲途中,有鞭炮、喇叭、锣鼓等声响。为克服白龙的恐惧,依立拜与苏邵高曾对马进行脱敏训练——带它到街上走走,让它提前熟悉有关环境与声音。约一两个月后,它已经能胜任接亲工作。
“白龙是一匹非常烈的马儿,胆子大,勇敢”。依立拜在社交平台简介中写道。
【2】只服从依立拜和苏邵高的指令
除接亲外,这匹鬃毛与尾巴微微泛黄的马,再次被人所知,是救人一事后。今年2月4日,湖北仙桃汉江江畔,三人一马从江中救回落水者的事迹,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那天13时50分左右,正在附近骑马的苏邵高,看到有人溺水江中,被水流冲得“起起伏伏”。岸上还有落水者女儿一边哭喊,一边冲向江中。当时,江水湍急且冰冷。呼喊没应答的情况下,苏邵高骑着马冲过去拦住了对方。同时,苏邵高一边脱鞋准备入江救人,一边喊依立拜过来帮忙。
当时,依立拜正在河堤备马鞍,听到呼救声时,还没系好马的肚带(注:用来固定马鞍),但顾不得那么多,就骑马冲到江边,把手机交给了苏邵高,准备下水。
苏邵高问道,“(骑马下去)行不行?”他从依立拜脸上看到了自信的表情,并听到了脱口而出的回答,“没问题。”
九派新闻采访苏邵高时得知,如果马从未游过泳,某一天突然下水,自救的本能会驱使马拼命刨水,在极短的时间内,是可以上岸的。
不过,“马是很胆小的动物,下水后服从马背上的指令”。在苏邵高看来,白龙当时在水中的表现,也体现了其对主人依立拜的充分信任。
后来,苏邵高曾问过依立拜,了解到他此前在新疆伊犁时,有骑马过河的经历。这也解释了依立拜骑马救人流程之娴熟的原因。
成功救人上岸后,依立拜、苏邵高和刘杭州三名救人者被当地授予“见义勇为集体”,白龙也戴上了大红花。
挂在毡房里的表彰。图/九派新闻记者 李恺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救人者与白龙马被更多人所知。据仙桃市融媒体中心,远在新疆的依立拜父母,在视频通话中为儿子的善行鼓掌、点赞;新疆伊犁人民纷纷弹起“冬不拉”、拉手风琴,以家乡最高礼遇祝贺依立拜父母(注:“冬不拉”为哈萨克族特色乐器)。在仙桃,也有当地市民为见这匹英雄马,专程赶往江滩。
在众人称赞救人事件之际,传来了白龙马生病的消息。救人次日,白龙马出现发烧、拉肚子的症状,当地政府紧急安排兽医帮忙救治,白龙挂吊瓶后有所好转。但9日,白龙身体不适的消息再度传来,牵动着人们的心。
【3】肠道坏死,全力救治仍不愈
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询问,白龙马身体恢复如何。还有当地市民为白龙马送来好吃的,“有给它买苹果、胡萝卜、玉米的,当地还表彰奖励它精饲料。”苏邵高说。
但白龙马的状态一直不见好。“食欲特别差”,苏邵高与依立拜把苹果、玉米粒等多种食物都放入马槽,其中不乏白龙马爱吃的,希望让它有更多选择。“但是它都没怎么吃,连平时最爱吃的偏甜的食物,也一点不吃。”
2月11日中午,专程来看白龙马的肖女士惊讶地看到,白龙马颈部出血,侧边的鬃毛都被鲜血染红,“瘦得像皮包骨。明明救人时很精壮啊,才过了三四天。”肖女士哽咽地说。
她不解白龙的病情为何发展得如此之快,“整个状态不太好,呼吸时,嘴巴有气不足的感觉,特别可怜。我看见它挣扎着不愿打针,(兽医)扎了三四次,才把三瓶药水输进去。”
生病时的白龙。图/仙桃市融媒体中心
据苏邵高回忆,11日中午,白龙视觉出现问题,双眼不能视物,肝也出现异样,不能正常排便,再次发烧至40度。“我们用尽了所有办法,依立拜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时,依立拜已经多次感觉不妙。他曾跟苏邵高商议,想把白龙带回新疆老家救治,但是二人考虑到路途遥远,担心途中出状况,只能作罢。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录制视频在全网求助,“白马又开始发烧,情况不好,全网寻找能够治好它的兽医。我们仙桃这边医疗马的条件有限!”
视频一发,各方迅速做出响应。仙桃市畜牧兽医局的兽医专家来到现场查看情况,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专家也带着专业仪器从武汉赶来,为白龙会诊。
无奈白龙的病情发展迅猛,据傍晚抵达现场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肖思雨介绍,经检查发现,白龙马肺部有杂音,肠道蠕动较慢,心率也超过100次/分钟,“非常紧张。”
尽管已经全力救治,好消息并没有传来。2月11日晚9时20分,在跳江救人事件发生仅一周后,“白龙”马离世,而其倒下的地方与救人点相隔仅不到100米。经专家初步分析,死亡原因为肠道发生绞窄,出现肠道坏死,同时未发现其存在呛水情况。
【4】依立拜回新疆老家,马场暂停营业
2月12日中午,依立拜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哽咽着讲述白龙马的救治过程,“白马我们尽力了,一切该用的方案都用了,实在是太快了,大家都尽力了。”
这位来自新疆的39岁爱马人士,操着不太擅长的汉语,努力控制着颤动的声音,向关心白龙的网友们表达感谢。不过,据苏邵高透露,从11日中午白龙马再度高烧起,依立拜就十分不安,“不吃饭,也没见睡觉”。白龙去世后,依立拜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直到12时中午才回到毡房,接受媒体采访,录制视频,回应关切。
苏邵高也接受不了白龙的突然离世,他原以为,白龙只是日常发烧与肠胃不适,“这是马身上很常见的病”。直到去世前两小时,白龙症状不见好转,还高烧至42度时,他才隐约预感到“白龙不行了”。
依立拜和白龙。图/仙桃市融媒体中心
九派新闻到访当日,经依立拜同意,当地畜牧兽医局已对白龙遗体进行无害化处理。草坡上,还站着不少前来吊唁白龙的市民。其中,一名60多岁的老教授专程驱车赶来,谈到白龙的离世,他颤抖着声音说,“太可惜了,太可惜了。”有市民带着黄花,作诗祭拜送白龙最后一程,“一骑白马从天降,热血为冷渡汉江”;还有市民轻抚着马场里的其他马匹,哽咽不语。
而人群中,唯不见依立拜的身影。苏邵高告诉九派新闻,依立拜因失去白龙心情悲痛,暂回新疆老家休息,“他弟弟来接他,下午一起回新疆了。”
苏邵高理解依立拜的难过,这个放心不下马群的异乡人,前不久与苏邵高一家人在哈萨包里度过了一个别样的新年。原定等到春暖花开,再回老家探亲。没想到,白龙马突然离世,“就像失去自己的孩子一样。”苏邵高说。
依立拜没有告诉苏邵高会休息多久,“能理解,我告诉他慢慢来,这边有我还在照看着。”
说话间,马场有顾客到访:“老板,今天能不能骑马?”苏邵高转过头,摆了摆手,“过几天再来吧,现在不营业了。”
(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