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在池州贵池区墩上街道,“茅坦杜”与“柏冶胡”两个村庄之间,流传着一段跨越六百年的佳话。明洪武十八年,茅坦始祖杜绍先避难来到杜预庙附近,彼时,胡氏兄弟辰一、辰安已在此落脚十余年。三人相遇,一见如故,胡辰一慷慨地将原名为胡家园的茅坦丰园、明堂一带让与杜绍先立足,自己则西迁三里,在香山东麓的柏冶桥开基立业。而胡辰安更是为杜家代应军役,承杜姓,生子分姓胡、杜,自此胡、杜二姓血脉相连,渊源极深。数百年来这里一直传承着一项独一无二的民俗活动——傩仪,为这片热情的土地烙上鲜明的印记,同时也让池州“傩文化之乡”的称号愈发响亮。
池州独特傩仪。
傩仪,作为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承载着人们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茅坦杜和柏冶胡两姓的出圣和迎圣仪式,更是别具一格。在每年正月十一和正月十三,每当晨曦初照,整个村落便沉浸在一片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之中。身着礼服的长辈、先生率领传统服饰的乡民们,怀着虔诚之心,举行庄重的仪式。傩面具色彩斑斓、造型古朴,每一尊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它们被小心翼翼地请出,在众人的簇拥下,开启这场盛大的巡游。
池州独特傩仪。
巡游队伍浩浩荡荡,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这项傩仪数百年来生生不息,意义非凡。从历史角度看,它是两姓村民世代友好的精神纽带,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记录着先辈们的生活智慧和信仰追求。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它维系着两姓之间的情谊,促进了彼此的交流与合作,成为地方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池州独特傩仪。
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邻里乡亲紧密团结在一起,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种传统民俗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聚交流的平台,让大家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乡情和归属感,为邻里和睦、构建和谐社会贡献着独特的力量。(钱新华 杜胜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