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2月13日讯(记者 李卓玲)被新势力们掀开一角的国内智驾战,在传统车企巨头的加入后,竞争开始白热化。

近期,长安、比亚迪两家传统车企一前一后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其中,智驾均是重头戏:长安发起"升级数智产品,推进智驾平权"行动,宣称从今年起将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产品;比亚迪则高举"价格屠刀",发布全民智驾战略,让智驾车型直接下探至7万元级。

长安、比亚迪接连放大招下,更多玩家正加速涌入战局。蓝鲸新闻从多家车企处获悉,其近期都将发布有关智驾相关的规划。吉利汽车方面对蓝鲸新闻称,后续会有更重磅的消息,预计下月初会开发布会,目前还没有对外传播。奇瑞相关负责人也对蓝鲸新闻称,可以关注奇瑞近期发布的相关内容。

在这场全民智驾狂欢开启后,压力将最先传导给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智驾从选配变标配,商业模式或生变

在全民智驾潮加速袭来背后,过往车企智驾体系采用的付费商业模式会否受到冲击,引发业界关注。据悉,此前市面上主流的智能驾驶收费方式主要分为三种:订阅、一次性买断,以及将软硬件成本直接包含在车价内。

作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先行者,特斯拉率先以"硬件预埋+付费解锁软件"为基础,推出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EAP)和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FSD)两套不同级别的选装套件,支持消费者选择一次性买断,或订阅。

在美国市场,其FSD的买断价格曾一度高达1.5万美元,按月订阅的价格则为199美元。截至目前,蓝鲸新闻在特斯拉官网看到,其FSD售价为8000美元(约合人民币5.85万元),每月订购费为99美元。


图片来源:特斯拉美国官网

而在中国市场,蓝鲸新闻在其官网咨询智能驾驶收费问题时,其线上客服称,若车辆搭载的为基础版辅助驾驶功能,升级到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EAP)的价格是32000元,升级到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为64000元。

据了解,其EAP目前包括基础版辅助驾驶的全部功能,以及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自动辅助变道和自动泊车,以及基础召唤和高级智能召唤功能等。其FSD包括基础版辅助驾驶和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的全部功能,后续也将推出识别交通信号灯和停车标志并做出反应,以及在城市街道中自动辅助驾驶。换言之,后者也正是目前头部自主新势力正狂卷的城市领航功能(城市NOA)。

目前FSD在国内还未开放。据特斯拉去年9月披露的时间表,预计2025年一季度FSD将在中国推出,不过仍需"等待监管部门批准"。对于特斯拉FSD何时入华,以及在自主品牌如此卷的背景下,后续FSD会否降价等问题,特斯拉方面回应蓝鲸新闻时称,暂无消息。

将视野拉回国内自主品牌阵营,把高阶智驾作为差异化卖点进行收费的品牌也不少,诸如蔚来,乃至华为乾崑智驾合作品牌等。

其中,华为乾崑智驾有HUAWEI ADS和SE基础版,两种高阶功能包均支持一次性购买,或包月、包年购买,HUAWEI ADS一次性购买为3.6万元(目前限时优惠为3万),包月720元、包年7200元。蔚来此前则采取"按月开通,按月付费"的服务订阅模式,最便宜的NOP+订阅价格为380元/月。

当然,还有将智驾成本包含到车价打包出售的,但会以智驾版,或Max和Pro版本等形式来区分,两个版本可能存在几万的差价,这主要以理想、小米等为典型。以理想L6为例,其Max版价格为27.98万元,提供城市+高速智能驾驶;Pro版为24.98万元,提供高速智能驾驶,两者相差3万元。

从比亚迪最新发布的全民智驾战略来看,其与理想们采取的策略比较相似。据悉,比亚迪天神之眼共包含三套技术方案:"天神之眼A"三激光版、"天神之眼B"激光版、"天神之眼C"三目版。"天神之眼A"主要应用在仰望,"天神之眼B"主要应用在腾势及比亚迪品牌,"天神之眼C"则搭载在比亚迪品牌。不同的是,比亚迪三套方案区别的是不同价位的品牌,而非同一款车型。

在比亚迪之前,小鹏汽车也曾在去年宣称,P7+及后续车型,将不再区分Max和Pro版本,全系标配AI智驾。

可以预见,在比亚迪、小鹏等车企之后,还会有更多车企加入这场智驾普惠行动中,届时,原来的智驾生意经,或许要变一变思路了。

高阶智驾下探,倒逼供应链降本潮?

值得关注的是,在智能驾驶的普及潮背后,产业链有望率先受益。王传福直言,智驾产业链从未出现过如此大的需求,该公司联合数百家优质供应商突破了瓶颈,其并呼吁供应商要抓住机遇,继续扩大产能,共同推动"全民智驾"。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国内中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翻倍,带动国内350亿增量市场。芯片、控制、传感、连接四大环节均有望受益,其中芯片、控制器弹性较大、格局清晰。考虑到2026年自主车厂有望跟进智驾平权战略,行业近两年景气度有望持续走强。

蓝鲸新闻从智驾芯片企业地平线处了解到,地平线目前已与比亚迪、奇瑞、大众、吉利、长安、理想、广汽、一汽、上汽等超40家合作车企及品牌达成合作,其中,其最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已获超20家车企及汽车品牌的平台化合作,今年起将助力超100款中高阶智驾车型上市。

据地平线方面人士向蓝鲸新闻指出,比亚迪"天神之眼C"有采用其征程6M的芯片。地平线征程6系列提供从6B到6P共六款芯片。其中,征程6B面对入门级产品,配置10+TOPS算力;征程6E、6M针对中阶智驾市场,算力分别为80TOPs、128TOPs,可分别满足高速NOA、轻量级城区NOA及记忆行车需求;顶配产品征程6P算力达560TOPs,主要面向全场景智能驾驶。

按照官方资料,比亚迪"天神之眼C"配置了5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但没有搭载硬件成本较高的激光雷达。在功能上,该方案可实现高速NOA、智能泊车,以及城区记忆领航,后者预计在2025年底通过OTA推送。

尽管比亚迪将"天神之眼C"定义为最适合大众的高阶智驾,但这一说法也引发热议,按照目前行业主流标准来看,具备高速NOA功能已不算太稀缺,能提供城市NOA才能被视为"高阶"。若从这一标准来看,全民智驾潮可能即将到来,但全民高阶智驾或许还需要一定时间。

据悉,城市NOA需要应对动态行人、复杂路口、突发障碍等长尾场景,其技术难度远超高速场景。在此背景下,激光雷达因其三维感知、抗干扰性强、测距精度高等特性,仍是高阶智驾的核心传感器之一。

蓝鲸新闻获悉,比亚迪天神之眼A、B都配备了激光雷达,前者为3个,后者为1/2个激光雷达,搭载的车型主要还是在20万元以上。去年12月,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通无图城市领航功能,但主要针对仰望U8、腾势Z9GT、腾势N7等前期具备相关智驾硬件基础的车型分批推动。

目前,行业也正推动搭载激光雷达车型的价格下探。近期,多家车企均宣称将推出10万级激光雷达车型,其中,长安称其天枢智驾系统将于8月份在1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激光雷达,首发极黑环境、极端天气的避撞功能;零跑则预告其3月预售的零跑B10将在15万内首搭激光雷达城区智驾。

在业内看来,高阶智驾下探,一定程度将倒逼供应链降本潮,推动产业链重构。以激光雷达为例,有产业链人士对蓝鲸新闻称,激光雷达的成本比起很多年前已经是低相当多了,"2017年、2018年的时候,美国的激光雷达产品差不多要8万美金,与现在相比差了有100倍。"

在此趋势下,激光雷达行业正经历"千元机革命"。据媒体报道,速腾聚创量产的激光雷达成本已降至500美元以内,并预计今年部分新产品的成本将降至200美元以内(约合1462元人民币)。禾赛科技下一代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激光雷达产品ATX,预计售价仅为此前AT128型号价格的一半。

禾赛科技方面人士对蓝鲸新闻表示,"我们有不同价位的产品,针对不同车企的需求。有的车企还是希望走高性能路线,打安全牌;也有的希望能买成本稍微低一点的,都有。"

"今年供货的主力产品是ATX。"前述禾赛科技方面人士对蓝鲸新闻透露,ATX价格大概会在200美金左右。"(降本)主要还是靠垂直整合,也就是芯片化。另外,激光雷达也起量了,对于降本也起到很大作用。"其称。

激光雷达的降价,只是智能驾驶产业链变革的缩影。伴随高阶智驾的不断下沉、普及,涵盖算力、算法到数据服务等全链条的变革都将打响,无人能置身事外。而如何在技术发展和成本控制之间寻求平衡点,考验着所有玩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