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鲁中晨报报道,联合国安理会再度就刚果(金)局势举行紧急会议。秘书长刚果民主共和国副特别代表佩尔表示,戈马及其周边地区因武装冲突而陷入严重危机。冲突导致大规模流离失所、基础设施崩溃和人道主义灾难,尽管联刚团在危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其资源和能力已接近极限,在保护平民和提供基本服务方面面临巨大压力,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佩尔呼吁各方立即停火,恢复政治对话,并建立人道主义走廊以缓解平民的苦难。

据每日经济新闻引用央视新闻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刚果(金)东部持续恶化的安全和人道主义危机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召开发布会,呼吁国际社会紧急采取行动,制止暴力、恢复和平。古特雷斯指出,反政府武装“M23运动”在卢旺达国防军的支持下加剧了刚果(金)东部的冲突,导致数千人丧生,数十万人流离失所。与此同时,其他武装团体的威胁仍在持续,使当地人道局势雪上加霜。



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资料图)

马拉维总统拉扎勒斯·查克维拉发表电视讲话,下令该国维和人员从刚果(金)东部撤军,并结束他们执行的维和任务。被部署在刚果(金)东部的马拉维军队是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驻刚果(金)特派团(SAMIDRC)的一部分,该特派团被部署到刚果(金)东部,帮助该国政府打击各武装团体。上周,“M23运动”占领了北基伍省首府戈马等主要城市,至少有20名维和人员在此间丧生,其中就包括3名马拉维籍维和人员。马拉维信息部部长摩西·昆库约亦指出,撤军计划无疑是“善意的”。

最近几个月,M23叛军在刚果民主共和国(DRC)东部猛烈进攻,占领了多个战略要地,甚至逼近东部大城市戈马。这个叛军组织声称要“解放刚果”,但大家认为是卢旺达在背后为他提供武器、资金和战术支持。联合国报告早已指出,卢旺达政府为M23提供后援,甚至派遣军队协助战斗。然而,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却不承认,并反咬刚果政府一口,指责其支持当年大屠杀后逃亡至刚果的胡图族武装势力,企图颠覆卢旺达政权。



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资料图)

作为国土面积仅为2.6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卢旺达却能干涉比自己人口、国土高10多倍的刚果金,而且持续了31年,这个情况让国际社会深感意外。从目前的情况看,不仅刚果金政府对卢旺达武装毫无办法,就连请来的西方雇佣兵也被打败,在边境集体缴械投降。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卢旺达也得到了特殊待遇,让中美俄三个“五常”国家作出同样表态,敦促停止对武装分子进行支持。

中美俄三国都敦促卢旺达听从国际上的呼吁,停止对M23武装分子的支持。这场面难得整齐,俄罗斯更表示不能让事态进一步升级,一旦演变成“非洲世界大战”,后果不堪设想。一直以来中国支持非洲修桥修路,为的是帮助他们奔向幸福生活,从不鼓励任何形式的斗争,以及任何破坏这份稳定的举动。而卢旺达曾经入选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能有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更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初心,肆意干涉别国内政。



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资料图)

此次联合谴责的意义非同寻常,它不仅表明国际社会对卢旺达的容忍已经达到了极限,更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任何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中国的援助并非毫无原则,其期望的是一个和平发展、遵守国际秩序的卢旺达,而不是一个恃强凌弱、扩张成性的地区霸权。中国的谴责,既是对卢旺达的警示,也是对自身负责任大国形象的维护。正如古语所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中国已经尽到了“师傅”的责任,接下来的路,需要卢旺达自己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卢旺达与刚果(金)的冲突,并非单纯的军事对抗,更是对资源控制权的争夺。基伍省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引发冲突的关键因素。卢旺达支持的M23武装组织,正是为了争夺这些资源而与刚果(金)政府军作战。这反映出非洲地区长期存在的资源争夺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复杂性。这场战争也展现出非洲地区军事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曾经在非洲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军队,如今在面对卢旺达军队时,却显得力不从心。



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资料图)

其实地区冲突的背后,往往是大国之间的博弈。中、美、俄这些大国,都在非洲有自己的战略利益,他们对卢旺达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地区局势的发展。让人更没想到的是,这次中美俄三国居然站在了一起,一致要求卢旺达停止对刚果(金)东部武装力量的支持。这说明国际社会对卢旺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给卢旺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卢旺达的故事远比想象的精彩,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小国如何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卢旺达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样本。

卢旺达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它虽然是个小国,但在非洲的地缘政治中却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对中美俄的警告,卢旺达没有选择正面硬刚,而是采取了“灵活应对”的策略。它明白,这三个大国虽然态度强硬,但各自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相同。卢旺达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试图在夹缝中找到平衡。中美俄的警告背后,是复杂的国际利益博弈。卢旺达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但卢旺达的领导人卡加梅显然是个“高手”,他通过灵活的外交手段,成功地在夹缝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资料图)

刚果(金)当前的局势,在某种程度上很像去年叙利亚-阿萨德政府突然垮台,即主导地区局势变化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域外大国,而是地区国家趁着域外大国无暇他顾,或者干涉意愿下降时,推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重新“洗牌”。如果从长远角度来说,这未尝不是多极化世界格局变化的一种趋势,即大国对域外地区的影响力降低,地区国家和本土势力成为地缘政治变化的主导力量。

卢旺达的崛起和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无疑是对中国模式的一种肯定。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仅在自身的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其他国家实现发展。卢旺达的故事,是中国对外援助和合作的一个成功案例。同时,这一事件也展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公正立场。尽管中国与卢旺达关系良好,但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大局面前,中国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选择了公正客观的态度。这一点,值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赞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