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中央任命粟裕为红七军团参谋长,而当时刘英为红七军团政治部主任,两人从此便开始了并肩作战的日子。

刘英是江西瑞金人,虽然他只上过小学,但是由于其自幼爱好读书,所以知识非常渊博。

1929年,毛主席和朱老总率领红四军来到江西瑞金,一腔革命热情的刘英选择了参军。

在当时的红四军里,非常缺乏文化干部,因此他被分配至军部,先后担任会计、出纳、文书等职。

虽然刘英是文职出身,但是他渴望战斗。不久后他便主动向毛主席请示,希望前往一线作战部队。



毛主席被他的战斗热情所感动,于是让他离开了机关部门,前往了一个连队当干部。

在之后的日子,刘英历经各种战斗,一路晋升为红七军团政治部主任,成为了非常著名的红军将领。

在粟裕来到红七军团后,他与刘英合作密切,共同经历了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

然而,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刘英和粟裕的命运也迎来了转折点。

1935年1月,粟裕与刘英所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军在怀玉山遭受七倍于已的敌人围攻。粟裕和刘英率部浴血奋战,终于带着数百人杀出重围,之后将余部合编为挺进师,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委。



为了能够保存这革命的星星之火,他们率领挺进师进入浙江境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苏维埃根据地。

在庆元县斋郎村,刘英、粟裕指挥挺进师以五六百人的兵力,英勇抗击3000余敌军,取得斋郎大捷。

之后,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地区,逐步建立起了浙西南游击根据地。

虽然粟裕和刘英有着非常深厚的战斗友谊,但后来二人的关系却因为一件事而产生了裂痕。

1935年,粟裕、刘英率挺进师来到闽浙赣边界与叶飞的闽东游击队会合,成立了闽浙边临时省委,刘英任书记,粟裕任组织部长兼司令员,叶飞任宣传部长。



然而,由于当时部队中唯一的一台电台在战斗中被打坏了,刘英并不知道遵义会议的召开,所以他继续在部队中贯彻“左”的路线。

这一错误路线遭致了叶飞的强烈不满,于是他多次不服从刘英命令,二人的矛盾愈演愈烈。

1936年,刘英以临时省委书记的身份,命令粟裕邀请叶飞到其驻地会面,并在会面时将其扣押,解送省委。

粟裕虽然对这一命令极为抵触,但出于对组织原则的尊重,最终执行了命令。

但是,在押送叶飞途中,我军遭遇了国民党部队的袭击,叶飞趁乱逃脱。

此事被刘英误以为是粟裕故意为之,于是将粟裕关押了起来,并列出了17条“罪名”。粟裕为了能被释放出狱,最终违心承认了部分“罪名”,但是这也令二人的关系彻底破裂。



此后,粟裕率挺进师主力返回浙西南,刘英在福鼎、泰顺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叶飞则返回了闽东。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虽然他们的部队都被改编为了新四军,但是粟裕在皖南、刘英在浙江、叶飞在闽东,基本上也是各自为战。

1941年,在“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遭遇前所未有的损失,浙江的革命形势也急剧恶化。但是刘英在如此困难的处境中,作为中共中央华中局闽浙赣三省的特派员依然坚持领导浙江、福建、江西三省的工作。

1942年2月,因叛徒出卖,刘英在温州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他在狱中面对敌人的诱降、审讯,坚贞不屈,同时还一直坚持宣扬抗日统一战线,令负责看守他的狱卒都羞愧不已。



同年5月17日,蒋介石在得知刘英被捕后,生怕我党组织力量营救,立刻从重庆发来急电:“饬速处决刘英!

18日,刘英在永康方岩马头山上,被敌人杀害,年仅39岁。

刘英牺牲后,附近的村民程修禄和黄荣法将他的遗体埋葬在方岩山下的马头山麓,并种了两株刺柏为记。新中国成立后,刘英墓就地而建,后扩建为刘英烈士陵园。

粟裕在得知刘英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伤,他这样说道:“我的这个老朋友就是执拗了些,但他是个英雄。”

之后,粟裕派人四处打听刘英家人的下落,在找到他的遗孀后一直派人悉心照顾她,至其终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