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在青岛市崂山太清山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急救。
一名老人在登山过程中突然倒地,现场没有任何人学过急救,情况万分危急。
120急救中心在接到患者家属报警后立即派出救护车,并第一时间向家属手机上发送了一条短信。
家属立刻点开短信中的视频链接,与120调度员接通实时视频通话。
通过视频,调度员判断患者出现“倒气”即医学上的“濒死样呼吸”,马上通过视频指导家属进行胸外按压。
“您的胳膊伸直,不要打弯,用腰部的力量向下按压”调度员通过视频观察到,施救者操作不准确,及时给出纠正,并催促现场群众赶紧联系景区人员拿取AED。
5分钟后,景区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接手急救,AED也被送达至现场,调度员继续在视频中指导现场工作人员操作AED。
当AED发出“建议电除颤”的提示时,调度员指挥在场人员暂时远离机器,并按照设备的指示执行电除颤操作。
随后,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心率分析、再次除颤……再次按压……经过五轮现场电除颤和复苏循环后,AED提示不建议继续电击的指示。
视频画面能够清晰地显示此时患者恢复有效呼吸,并且手部能够移动,标志着复苏成功。
至此,在120调度员的远程视频指导和现场群众的通力配合下,众人合力完成了这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接力,最终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打通生命急救链
在本次急救案例中,调度员通过企鹅急救系统发起的远程视频指导,让调度员拥有了一双直达现场的“千里眼”。
让120与急救现场之间建立真实、高效的在线沟通,建立了连接多方救援力量和AED设备精准定位,让一场隔空急救真真正正的成为无障碍急救。
远程视频指导功能实现了“呼救即抢救”,真正改变呼救者“不敢救、不会救”的难题。
该功能在传统电话报警的基础上,报警人可通过点击调度员发送的短信链接,启动视频通话,为抢救提供了更加精准、有效的指导,为患者的存活争取了更大的可能。
守护生命的安全网
此次救援是青岛爱心救·5分钟社会救援圈公益项目在实际救治中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该项目由青岛市总工会、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腾讯SSV、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共同建设,旨在打造一个覆盖全市的快速救援网络,确保市民在突发急病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
自2024年项目启动以来,已在青岛市增装AED设备1647台,其中包括为青岛市100家中心村卫生室安装AED100台,以及悟空智联医疗科技公益投放504台;培训急救志愿者77000余名;通过企鹅急救系统成功拉起远程视频指导通话,成功挽救9名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本次救援也再次证明了视频通话在急救中的重要意义。在120的沉着指挥下,一个普通人也能力挽狂澜。
通过视频,连接起来的不仅是一场紧急救援,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一方民众的平安,为健康青岛、平安青岛的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一步,青岛爱心救·5分钟社会救援圈计划在全市100余辆救护车上安装接通企鹅急救系统。
这套系统将120车组医生、120调度中心、急救现场、急救志愿者以及医院急诊科连接起来,形成紧密的院前急救生命安全防护网。
科技的力量,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在守护我们的生命。企鹅急救系统的应用,让急救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专业操作,而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生命接力”。
青岛爱心救·5分钟社会救援圈,正在用实际行动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及时的守护。
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未来的急救将更加高效、精准,生命的奇迹也将不断上演。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