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重庆举行推进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建设新闻发布会,这是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发布会的第七场。重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波现场介绍有关情况,围绕培优人才生态,运用数字化手段在赋能人才发展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等答记者问。

张波介绍,通过开发“渝才荟”应用,以数智赋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机制变革,着力实现急事快办、难事易办、要事细办,取得积极成效。

在评价机制上,实现“智评”。打破人才评价“四唯”倾向,建立“目录+计分”双轨评价机制,基于薪酬、经历、专业等6类信息自动测算认定,2024年以来新认定高层次人才1023名、年认定数量较改革前增长26.4%,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

重塑服务体系,实现“智办”。打破服务多头申办、信息反复填报弊端,全面整合服务资源、重塑服务流程,将各部门分散服务优化集成为73项线上服务,优化幅度达37.6%,依托三级治理中心逐项配置智能预案限时办理,推动政策智配、免申即享,已服务人才23万人次,整体满意度达99%。

贯通供需数据,实现“智配”。打破传统单一匹配模式,依托社保等数据信息归集308万人才数据,对接归集产业链数据,建立智能匹配模型,分层分类推送人才信息,支撑企业引进人才2.5万人。

此外,建立闭环调度机制,实现“智管”。打破粗放管理方式,针对人才诉求和重点任务,制定人才服务限时办理及调度机制,实现预警提醒、辅助决策、指挥调度,推动97%的重点任务提前1个月完成。

张波表示,接下来,重庆将持续强化数智赋能,围绕人才服务和治理加快形成4方面能力。

一是持续提升人才引育能力。充分发挥“渝才荟”流量入口和数据中枢作用,开发“百万人才兴重庆”线上活动平台,持续提升引才聚才能力。

二是持续提升人才服务能力。加快迭代高频服务事项,建立健全AI精准服务和诉求快办等机制,不断提升人才服务获得感、满意度。

三是持续提升人才支撑发展能力。加快完善人才供需匹配模型,持续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四是持续提升人才工作智治能力。迭代统筹调度功能,持续发布人才发展指数,强化晾晒比拼,打造人才工作智慧大脑,完善整体智治工作格局。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严薇 摄影 张锦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