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一人一马冲入江中,勇救落水者,一时间引发热议。可惜白马因此牺牲,更是让好多人心生遗憾。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白马意象,我们多少也有所感知。流传最广的恐怕就是曹植笔下的"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了,那首诗可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视死如归成语的出处。
而这两句诗,更是把救人牺牲的白马给具象化了。
一、游侠精神的诗意化身
游侠在古代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司马迁在《史记》当中专门给游侠开辟传记。而在曹植的《白马篇》当中,更是开创了白马与游侠精神的诗意联结。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的视觉冲击,将马的速度之美与人的英武之气完美融合。诗人通过"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的动态描写,将游侠的报国热忱转化为具象的马上英姿。
古诗中白马有报国热忱,有英武之气,而下江救人的白马,更是完美融入了勇气和牺牲精神。一路风驰电掣,救人于危难之间,即便踏入刺骨的江水当中也从未退缩,这是白马传统精神赋予今日白马的品格。
这种白马游侠的意象传统在李白诗中达到新的高度,《侠客行》中"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描写,更是讴歌了白马的速度和英武,而这些,在那个白马下江救人的视频中得到更好的体现。
二、时间之驹的哲学隐喻
有个成语,叫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这个成语当中赋予了白马以时间的隐喻。
这种隐喻,在古诗词当中也有所体现。
白居易在《有感》中写道"白马朱衣两相顾,西风落日一般愁",将白马置于时空交错的维度。马与人的对视成为生命与时间对话的隐喻,西风落日的意象叠加,构建出苍茫的宇宙意识。
三、爱国情怀的极致展现
诗词当中有白马,也有的不仅限于白马,扩大为对马群体的描写。
比如在宋代诗歌当中,以辛弃疾和陆游的诗句最为典型。
辛弃疾《破阵子》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描写,通过对三国名马的文学重构,将白马意象历史化、典故化,服务于诗人爱国志气报效国家精彩的描写。
而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名句,则将白马彻底符号化为爱国情怀的载体。这种文化符号的嬗变过程,折射出中国文人集体记忆的建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