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说蛇,中医药文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回溯历史,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共生的漫长岁月里,不断探索万物的奥秘。蛇作为自然界中独特的存在,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古老的传说里,蛇常被赋予神秘的色彩,也被视为治愈的象征。从最初对蛇的敬畏,到发现其药用价值,这一转变也见证了人类智慧的飞跃。古老的典籍记载、动人的民间传说,各地独特的民俗风情……蛇类药材在传统生活中落地生根,也在中医药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蛇药”蕴含神奇力量

蛇的形象能与医药联系起来,这是中外文明中共通的现象。在各地的神话和宗教故事中,蛇具有特殊的地位,常与治愈、生命的更新等概念相关联。比如在古希腊神话中,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权杖上就盘绕着一条蛇,象征着神奇的治疗力量。这也成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图案标识。


中药蛇蜕

蛇类药材在经典医籍中早有记载。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对蛇蜕有过阐述:“味咸,平。主小儿百二十种惊痫,瘈疭、癫疾,寒热,肠痔,虫毒,蛇痫。火熬之良。”其精准概括了蛇蜕的性味、主治病症及炮制方法。在古代,医疗水平有限,小儿惊厥、癫痫等病症频发,蛇蜕凭借其祛风定惊、解毒退翳的功效,成为医家治疗此类病症的关键药材。医家们会洗净、烘干蛇蜕,按一定比例与其他药材配伍,制成汤剂或丸剂,用以救治患病孩童。

《本草纲目》对蛇类药材进行了系统梳理。书中详细记载了乌梢蛇、水蛇、蝮蛇等多种蛇类的药用价值。乌梢蛇,具有祛风通络、定惊止痉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等病症。在临床应用中,医家常将乌梢蛇与其他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药材配伍,治疗因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导致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病症,疗效显著。

蛇类药材实用价值也是文人创作的素材。唐代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以犀利笔触描绘了永州之野产异蛇的情景,“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异蛇虽令人闻风丧胆,但其制成的药材却有神奇疗效,能治愈多种恶疾。这段描述让读者对蛇类药材的药用价值有了直观感受。

民间传说传药香

2025年央视春晚上的小品《借伞》,重现了民间传说《白蛇传》的经典场景。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不仅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也与中医药文化紧密交织。

传说中,白素贞为报答许仙前世救命之恩,化为人形与他结为夫妻。婚后,二人在镇江开了“保和堂”药铺,悬壶济世。白素贞凭借法术和对草药的精通,为当地百姓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深受人们爱戴,“保和堂”也因此生意兴隆。


故事里,端午佳节白素贞误饮雄黄酒而现原形,那段情节不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在传统戏曲中,都被演绎得惊心动魄,可见雄黄药力之大。《神农本草经》将雄黄列为中品,称其“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雄黄含硫化砷成分,有一定的杀菌、驱虫作用。在古代,端午正值夏季,天气炎热,蚊虫滋生,疫病容易传播,用雄黄涂抹身体、洒在房屋周围,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白素贞误饮雄黄酒而现原形”也印证了古人对雄黄药用价值的认知和应用。

白素贞为救许仙,不惜闯入昆仑山,盗取灵芝仙草,这一情节彰显了灵芝在中医药文化中的价值。灵芝,有“仙草”之称,《神农本草经》将其奉为上品,赞赤芝“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在传统文化中,它不仅是一味良药,更承载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期许。白素贞冒死盗灵芝,这份生死与共的深情背后,是灵芝“起死回生”神奇功效的文化映射,让人们对灵芝的药用价值,有了更深刻且感性的认知。

“《白蛇传》的故事生动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白素贞为救许仙,不畏艰难险阻,与中医所倡导的济世救人、仁心仁术的理念如出一辙。这种精神的契合,成为二者之间的纽带,让《白蛇传》中的中医药文化,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与价值的传承。”文化学者张润泽表示。

“以毒攻毒”大智慧

在传统文化世界里,蛇是神秘、灵动的化身,但也有不少人畏惧其毒性。中医药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化解风险,使其成为治疗疾病的良药。

在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家的作品中,类似情节屡见不鲜。《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到昆仑派时,发现何太冲小妾五姑身中剧毒。张无忌叫人找来颇有毒性的灵脂兰球茎,加入鸡蛋、鸡血捣烂成糊,倒在地上围成圆圈,空出缺口,又用火种烧灵脂兰叶子放在蛇洞前,捕获金银血蛇。之后用雄黄、明矾、大黄、甘草等药材拌以生石灰粉,制成药条,焙炙银冠血蛇,再拔去竹筒上的木塞,令金冠血蛇从竹筒中出来,咬住五姑左足中趾,吸出毒血相喂,银冠血蛇也会去吸取毒血,反复施为可去尽五姑体内毒质。

以毒入药,需要勇气,其背后也有中医药文化理论的支撑。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邪气入侵。对于一些顽固的、毒性较强的病症,用具有毒性的药物来对抗病邪,可起到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的作用。蛇类药物的毒性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中医在使用蛇类药物时,会根据病情、患者体质等因素,严格控制剂量和用法,并通过炮制等方法降低药物的毒性,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对于蛇毒当然有更为细致的研究探索——蛇毒是一种复杂混合物,含有蛋白质、多肽、酶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不同种类蛇毒成分和药理作用各异,如神经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血液毒素影响血液凝固和循环系统,等等。这其实也进一步证明了传统医学悬壶济世的担当、果决与睿智,如今也拥有极其可贵的经验和价值。未来,继续深挖,让灵蛇元素持续闪动,带来更多福祉,同样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在未来的应有之义。


(大众新闻记者 田可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