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赵萌萌)截至2月12日,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医学院校陆续发布了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或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医学院毕业生都去哪了?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梳理了10余所医学类高校的相关报告发现,毕业深造依旧是医学类本科毕业生首选。此外,有一定比例的医学院毕业生选择进入医疗卫生及相关单位。


2024年6月28日上午,北京协和医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协和医学院举行。协和医学院图

升学依旧是医学院本科毕业生首选

对于医学本科生而言,毕业深造依旧是首选。比如,据《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2024学年)》显示,全校应届本科生总人数1852人,初次就业率达到85.64%,而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深造,深造人数占总人数的60.31%。

据《中国医科大学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87.93%。毕业生升学率(含二学位)为62.87%,考研率为57.60%。就业去向以医疗卫生及相关单位为主。

“医学考研热度持续,长学制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南开大学医学院教授漆智曾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介绍,自2015年起,国家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每一名医学本科生在毕业后,必须进行为期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且取得合格证书后才能独立走上临床岗位。而在专业型硕士和规培并轨后,只需三年时间,读专硕期间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学位证书、硕士学历证书,即所谓的“四证合一”。只用三年时间,就可取得学医路上必须取得的证件并提升自己的学历,这也是很多人选择专硕的原因。

同时,这也与目前医学相关工作对学历要求普遍较高、看重应聘者的科研能力等情况是相一致的。医学生的就业环境与其他专业不同,门槛高,许多医院,甚至有些经济发达的县级医院也只招硕士和博士。如果只有本科学历,就业形势严峻。

医学院毕业生出国留学意愿下降

记者查阅往年数据发现,一些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出国留学意愿下降。据《北京协和医学院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截至2024 年8月31日,北京协和医学院共有本科毕业生210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2.38%。其中选择升学48人,占22.86%,其中出国(境)留学仅有2人,占1.03%。越来越多人选择留在国内就业或升学。

据《天津医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2024学年)》显示,截至8月31日就业系统统计显示,2024 届本科毕业生总数1118 人,毕业去向落实率82.63%,出国(境)留学比例仅有0.98%。

“医学毕业生出国率偏低,主要是因为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国内外医学教育制度和医师从业制度的差异造成的。”2月12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医学教育通常是长周期的,本硕连读是最普遍的,甚至是本博连读。其培养体系具有较高的封闭性或连贯性,不像其他学科专业在本科结束时有一个转换节点。其次,西方医学教育制度与中国的差异较大。以美国为例,其医学教育体系采用“后本科”模式,即学生在完成一个非医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后,再申请进入医学院进行医学博士教育。

当然,中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医学教育领域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与此同时,00后一代成长于中国快速发展的20年,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空前增强,对西方的崇拜感减弱,因此不再像过去那样热衷于留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