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有一个村庄,叫上甘岭。这个村庄面积很小,大约有4平方公里,只有十余户人家居住在村庄里面。在朝鲜,这样规模的村庄数不胜数,名不见经传。
但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役,让这个村庄变得家喻户晓,让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四星上将、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牢牢地记住了上甘岭这个名字。
一切,都得从1952年秋季说起。
当年9月18日,志愿军在沿“三八线”附近地区的整个战线上,有选择地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军队多次实施具有战役规模的进攻作战,攻占了“联合国军”许多营以下阵地。这就是“秋季战术反击作战”。
范佛里特为了改变“联合国军”在战场上的不利局势,决定发起一次进攻。为此,他致信远东美军司令马克·韦恩·克拉克,说:“为了扭转局势,我们必须首先采取小规模的进攻行动,使敌人陷于被动的防守地位,目前我们都是为应付敌人的进攻而采取防守行动,致使我们遭到了1951年10月和11月以来所有战斗中人员惨重的伤亡。”
范佛里特
范佛里特将这次进攻命名为“摊牌行动”。“摊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玩牌到最后,把所有的牌都摆出来,决定最后的胜负。由此可以判定,范佛里特对这次进攻寄予厚望。
克拉克经过反复权衡,批准了这一行动。
10月14日,美军出动320门大口径火炮、47辆坦克、50余架飞机,正式发起了“摊牌行动”。美军进攻的目标,正是位于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前沿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
597.9高地像是一个三角形,美军称为三角形山。537.7高地则被美方称狙击兵岭。这两个高地位于上甘岭村庄的前方,正是志愿军第3兵团15军的防御阵地。
志愿军15军军长叫秦基伟。在众多英勇善战、历史悠久的志愿军部队里,15军的资历比较浅。它的前身,是抗战时期太行军区的地方武装,在1947年8月15日合编成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彼时,9纵仅约2万余人,武器装备很差,有些战士只有大刀长矛,甚至还有不少战士没有任何武器,只能徒手作战。
秦基伟
1951年3月25日,在秦基伟多次请缨的情况下,15军奉命入朝参战。其后,15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表现得中规中矩,没有十分突出的表现。
谁能想到,一场巨大的考验随着美军的“摊牌行动”,如山崩海啸而来。上甘岭,这个曾经宁静祥和的朝鲜小村庄,转瞬之间沦为了战争的风暴中心。
战役伊始,每天都有数十万发炮弹,如夺命流星般疯狂砸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还有成百上千吨炸弹,似死神的铁拳,无情地捶打着这片土地。
上甘岭
15军的防御阵地瞬间被炮火硝烟完全吞噬,原本坚固的工事在一轮又一轮的轰炸中被一次次夷为平地,脚下的土地被反复炸得翻江倒海,地表的岩石被炸成了细碎如尘的粉末,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和浓烈的血腥味。
战斗进入第四天后,变得越来越惨烈。志愿军的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甚至在一天之中几度易手,每次易手往往伴随着天翻地覆的炮击和天昏地暗的拼杀。如果我们俯瞰当时双方激烈厮杀的阵地,会发现阵地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土壤。哪怕用“地狱”两个字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在战斗中,美军炮兵投弹火力密度超过了二战,达到了每秒6发炮弹。在如此密集的炮弹之下,志愿军驻扎的两个高地连山头都被削去了一层,怎么可能还有生命存活呢?美军感到大惑不解。在经过一番探测后,他们发现,志愿军在高地上挖了密密麻麻的坑道,极大地减少了伤亡,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
不过,即使有坑道战术,战争的残酷依然超乎想象。随着战斗的持续推进,敌人的攻势愈发猛烈。志愿军的伤亡数字在不断攀升。到第七天,第45师几乎耗尽了所有的有生力量,全师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建制营了。
千钧一发之际,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迅速做出了扭转战局的关键决策,下令正在换防去后方休整的李德生所率12军两个师四个团即刻停止休整,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前线,投入到这场生死之战中。为了加强志愿军的火力支援,他增调了一个喀秋莎炮团,配属秦基伟统一指挥调度。
志愿军炮兵
前面说过,上甘岭的面积并不大,不利于部队大规模展开。因此,志愿军和美军在战斗打响后,都有一个不断增兵的过程,类似于“添油战术”。战斗的规模,也从最初的营师级规模战斗,发展到军师级规模的战役。
最终,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投入了3个步兵师,外加8个团、2个独立营、1个空降兵团。武器装备数量:火炮324门,坦克181辆,飞机100架余架,兵力达到6万多人。
志愿军则以15军、12军为主体,投入3个师加1个团,总兵力达到4万多人。
最终,在经过漫长而残酷的 43 天激战,志愿军击败了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以11529人的伤亡代价,毙、伤、俘敌25498人。
从伤亡率来看,志愿军的伤亡率是20%多,而“联合国军”的伤亡率超过40%。40%是一个惊人的数据,因为,此前美军最高伤亡率只有32.%,是发生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硫磺岛战役。
在上甘岭战役里,志愿军15军一战成名。秦基伟说:“上甘岭战役不仅从军事上打垮了敌人的攻势,也打出了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以后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