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军委在广州召开会议,军委的主要领导毛主席,以及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军区负责人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期间,留下了八位元帅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中,林帅站在C位,单手插兜,眼神坚定,气势十足。
照片中一共有10个人,而这张照片中元帅只有8位,林总的两侧分别是刘伯承,贺龙,陈毅和罗荣桓4位元帅,他们5人站在前排,照片后排也是5个人,徐向前元帅站在中间,他的两侧分别是聂荣臻元帅和叶剑英元帅。
照片中最为“抢镜”的便是林总,他之所以能够站到中间,一个是他在十大元帅中排名仅次于朱德和彭德怀两位老总,高于其他元帅,而他在1958年便被当选为党的副主席,是正国级。
1959年之后,他接替彭德怀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其次,林总22岁便担任了红四军主力纵队第一纵队司令,与彭德怀,伍中豪,黄公略并称位毛主席麾下的“四骁将”。
在战争岁月,他指挥了龙岗伏击战,平津大战,衡宝围歼战,广西追歼战等著名战役,不仅如此,解放战争中他是四野战军的统帅,带领百万雄师,单独解放了东北,又挥师入关,解放了华北,战功赫赫,被誉为“常胜将军”因此,他站在C位毋庸置疑。
而左边的便是陈毅元帅,陈毅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毛主席曾评价道:“陈毅同志是个好人,是一个好同志,陈毅同志是立了功劳的,他为中国革命,世界革命作出了贡献。”
1928年1月,朱德,陈毅与湘南地方党组织密切配合,发动和领导了湘南暴动,后来部队受到挫折,陈毅协助朱德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前行,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在井冈山时期,陈毅先后任师长,红四军军委书记等职,协助毛主席和朱德领导建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组建了新四军,建立了苏皖根据地,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代军长,解放战争时期,陈毅率领华东野战军抗击国民党50万正规军,指挥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参与组织指挥了淮海,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陈毅元帅一生忠于人民和革命事业。
而站在陈毅元帅身边的同样是战功赫赫的刘伯承元帅,刘伯承是军中的“军神”解放战争中,他和邓小平率领晋察鲁豫野战军四个纵队为先锋,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转折点,而在这张合影中,刘伯承也是最大的,此时他已经年近七旬。
右二是贺龙和罗荣桓元帅,贺龙元帅出身贫困,幼年他经受坎坷,立志为改善穷苦人民的生活而强身健体,他坚持骑马,游泳,爬山各种锻炼,他认为只有练就强健的体魄,才能有力量进行反抗和斗争,他平易近人,爱护战士,战争年代,贺龙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他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一旁的罗荣桓元帅亦是如此,幼年的他热爱读书,出身乡绅的他性格内向,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罗荣桓不仅在军事智慧上闻名中外,而且读书上也享誉全党全军。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带病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军委副主席等要职,为新中国人民军队的建设,军队政治工作日夜操劳,最后他在这次合影拍摄的第二年不幸在病逝,也是十大元帅中最早逝世的,照片中的他可以看出略带疲惫和病态。
后排的从右往左分别是叶剑英元帅,陶铸,徐向前和聂荣臻元帅,最左边身材高大的是罗瑞卿大将,他们分别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
叶剑英元帅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创办了南方大学和广东军政大学,他的一生是当之无愧的革命教育家,而他和一旁的聂荣臻元帅,是多年的老战友,他们身负重任,日夜为国事军务操劳,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当选为北京第一任民选市长兼军管主任,叶剑英主持军事科研,他们每隔一段时间总要聚首畅谈国防科技工作。
最中间的徐向前元帅,出自黄埔一期,在几十年戎马生涯中,有着惊人的军事胆略,也是一个个性最为隐忍的元帅,他生活中话不多,生活简朴,爱好织毛衣,善手工,也被称为“布衣元帅。”
而这张合影中年龄最小的便是陶铸,他没有军衔,但是当时他任广东省委书记,而他在领导人中排名最高时仅次于毛主席,周总理,林总,居第四位。
而最左面的便是“罗长子”罗瑞卿大将,他是新中国第一位公安部长,他曾说:“人民警察同解放军一样,应当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宗旨,这是区别于旧警察的重要标志,而他个头高,也被称为“罗长子。”
十大元帅中,缺席这次合影的只有76岁的朱老总和在四川主持西南三线工作的彭老总,而遗憾的是最终十大元帅也没能留下一张“大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