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奋战十四年,中华英雄儿女各司其职,舍小家为大家。成立国家后,英雄的颁奖只是为了彰显其过去的军功。1955年共和国将帅大授衔的时候,由于战功卓越,粟裕完全有能力被评选为元帅。并且刘少奇也在为其一直争取元帅的军衔。但为何每次总被周总理驳回?这是在潜意识的帮粟裕?还是另有它意?
为何刘少奇这么看好粟裕呢?其实刘少奇和粟裕属于相识恨晚。他俩的结识是在“皖南事变”的1940年。那一年的十月,陈毅和粟裕成功把黄桥战役的果实收入囊中,随后与八路军第五纵队会师。作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副指挥的粟裕,在随后的江苏海安主持大会,纪念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并在其中热烈欢迎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和他随之而来的第五纵队司令黄克诚等人。
不久之后,这两支部队被划分为统一指挥,成立了新四军、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陈毅当选总指挥(叶挺未到职),刘少奇出任政治委员。这些也是后来新四军新军部的原型。虽然因为各种因素粟裕未能成功担任总指挥,但其以少胜多的黄桥战役给刘少奇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刘少奇也指出当时粟裕的这场仗:“具有伟大的决定性意义”。
所以,在1955年共和国将帅大授衔前夕,刘少奇单方面认为陈毅在领导作战时主要是文职工作,同样工作的还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他们皆没有授勋,故而认为陈毅也不可以授勋。
与此同时刘少奇极力推荐粟裕,他认为粟裕是毛主席的爱将其战功也是卓越非凡。但周总理当时就直接回绝了,他觉得陈毅不仅资格老且一直都是三野司令官所以应该陈毅当选元帅。
在很多人都替粟裕感到遗憾的时候,周总理的这一实际行动其实是间接的帮了粟裕。毕竟粟裕性格直爽,在队伍中招惹了很多人。如果他当选元帅的话,会有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且肯定会有人不服。并且在十大元帅当中除去林彪外,个个都是老将,如果粟裕成功入选,岂不是他的职位比原来自己的上级老师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