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华(左二)向村民传授宝山地秧歌表演技艺。

“刘老师,您看看我这动作对不对啊?”面对认真好学的学生,宝山地秧歌第六代传承人刘瑞华的脸上泛起了欣慰的笑容。2024年底,65岁的刘瑞华带领非遗传承团队走进宝山中学,参加宝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开展的“非遗研学进校园”主题活动。活动中,刘瑞华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同学们全面展示了宝山地秧歌的魅力,让大家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像这样的进校园、进乡村普及传统文化的活动,刘瑞华已记不清自己参加了多少次。回望40余年来对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坚守,作为乡村文艺战线“老兵”的刘瑞华眼角湿润了。

>>组建文艺队伍<<

把欢乐传遍十里八村

1977年,高中毕业后的刘瑞华进入宝山公社水利队。没过多久,他就发现水利队有不少人能歌善舞,自幼酷爱文艺表演的他很快便和这些队员“打成一片”。之后,刘瑞华多次向领导建议并最终促成组建了宝山公社水利宣传队,这也是他参与组建的第一支文艺队伍。

“白天我在水利连队搬运土石方,晚上组织队员排练节目。”刘瑞华回忆道:“虽然每天都很累,但能为工人、农民送去欢乐,我感觉很值。”

当时,刘瑞华的演出队不仅在水利队叫得响,在周边十里八村也很有名。“不少村派人来请我们表演。还记得我们进村表演时,鼓声一响,就有村民撂下饭碗冲了出来。”刘瑞华自豪地对记者说,“墙上、屋顶上全是人,观众热情高,我们演着也带劲儿。”

1978年冬,由于工作出色,刘瑞华被宝山公社党委调到文化站工作。“那时文化站的设施简陋,每个村只有一个扩音喇叭。”谈到当时工作开展情况,刘瑞华表示,“那真是苦中作乐。”

据悉,只要稍有空闲,刘瑞华就会骑着自行车下村,了解各村文化能人的情况,并逐一登记在册,鼓励他们组建秧歌、高跷、茂腔等表演队。“和他们打交道是很快乐的事,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拜访民间艺人<<

整理汇编《宝山地秧歌》

1985年对于已经从事农村文化工作近7年的刘瑞华来说,意义非同寻常。这一年,他受原胶南市文化馆的委托,开始整理宝山地秧歌相关民俗文化。当知道父亲年轻时是宝山地秧歌的鼓手时,刘瑞华激动不已。

“我根据父亲的回忆,找到几位曾表演过宝山地秧歌的老艺人,并逐个上门拜访,听他们讲秧歌队人员的组成及剧情、动作,再把了解到的信息一一记录下来。”刘瑞华说道。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艰难而漫长,尤其是要把老艺人们的说教(包括乐曲的形成、乐器演奏、表演形式、角色搭配、服装和道具的制作及使用等一系列技法技巧)整理成文字材料的那段时光。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刘瑞华不畏严寒酷暑,不厌其烦地登门拜访,与老艺人们促膝交流、耐心探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刘瑞华几易其稿,一部系统完整的《宝山地秧歌》终于完成。经过试演彩排,老艺人们笑了,干部群众笑了,刘瑞华也欣慰地体会着成功的喜悦。

1986年,青岛市群艺馆派人到宝山镇黄山后村拍摄宝山地秧歌录像资料,将该民间艺术作为珍贵资料保存了下来。2008年,宝山地秧歌被列入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刘瑞华被确认为宝山地秧歌第六代传承人;2013年,宝山镇被山东省评为“秧歌之乡”。

>>唱好传承大戏<<

坚守文化阵地40余年

作为宝山地秧歌第六代传承人,刘瑞华深感责任重大。“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从事文化工作,到现在已有四十多年了。怎么把咱农民的、乡村的文化好好传承下去,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刘瑞华表示,“党和政府给了我平台,我就要想方设法把文化大戏唱下去。”

“七宝山传说”“金牛栏”“晾甲埠”“城顶”“高城岘”……交谈中,刘瑞华向记者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宝山文化,谈到精彩之处,甚至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直接上手示范。

2020年4月,刘瑞华经历了第三次心脏手术。在病房里,他依然坚持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将宝山地秧歌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秧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要把它继承、发扬下去,让更多人知晓。”刘瑞华说道。

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推广过程中,宝山地秧歌进校园这一特色教育活动得到青岛市教育局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并被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推送到教育部,《宝山地秧歌》特色课程被西海岸新区评为终身教育优秀课程。

>>牢记初心使命<<

让宝山地秧歌走向全国

多年来,刘瑞华尽心竭力让宝山地秧歌发扬光大,并走进寻常百姓的家中。他通过地秧歌授课、培养传承人等方式,进一步拉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的距离。

2008年荣获“感动胶南‘十佳人物’”称号;2020年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称号;2021年荣获“青岛市非遗保护模范传承人”称号;2022年荣获“2021年度新区最美新区人”称号……在非遗文化传承的路上,刘瑞华收获了不少荣誉。

“我热爱农村基层文化工作,尽管现在已经退休,我还是总想着把宝山地秧歌进一步创新、传承好。地秧歌有人演、有人看,这就是我最开心的事。我的梦想是让宝山地秧歌这个非遗之花开遍全省、开遍全国。”刘瑞华铿锵有力的言语正如宝山地秧歌一样,闪耀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风骨神韵。

(大众新闻·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王艺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