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小青在《三项学习教育通讯》2025年第1期发表署名文章《答好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时代考卷”》。
以下是全文。
答好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时代考卷”
卢小青
勇于在变革中探寻发展之路,方能让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涅槃重生,以实干实效答好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时代考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现代传播规律、深刻洞察媒体发展趋势提出的重要改革举措,也是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和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战略抉择,更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答好的一张“时代考卷”。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主流媒体带来新的重大挑战。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只有推动系统性变革,加快适应新技术新应用,主流媒体才能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新征程上,要坚定以自我革命精神全力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把握好“系统”这个关键,紧扣住“变革”这个要义,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流量和效果说话,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重构机制、重塑体系,推动新闻工作主力军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加快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着力塑造全省主流舆论新格局,牢牢掌握信息化条件下的舆论主导权。
坚持党媒姓党,在强化政治引领上对标对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一是坚决把牢正确方向。主流媒体讲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要始终坚守党媒初心,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切实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的要求贯穿于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各领域全过程,确保改革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是始终服务中心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不能片面追求规模、追求短期效应,必须用正能量澎湃大流量,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更好在服务全省改革发展大局上立主导、占主流、谋共识。要坚定笃定为党发声、为人民代言、为时代讴歌,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赣鄱大地的生动实践,围绕江西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深化改革、产业科技融合、乡村全面振兴等重大改革部署,精准有效开展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常态化开展经济宣传和预期引导,进一步讲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的精彩故事。三是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好导向、管好阵地、带好队伍,把“秒秒政治、字字千钧、天天考试”的高标准严要求,贯穿于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各方面全过程,以更扎实、更具体、更有效的举措,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播出安全、生产安全。
坚持守正创新,在推进系统变革上敢闯敢干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不是零敲碎打、不是修修补补,而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深层次变革。要大力发扬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把准把牢意识形态、公共服务、技术产业“三个属性”,全力推进重塑业务流程、传播矩阵、产业集群、技术底座、考核体系“五大改革任务”,以变应变、以新求变,努力赶上时代潮流、抢占发展先机。一是推进内容生产变革。不论时代怎么变、技术怎么变,好的内容始终是舆论场上的“硬通货”。要持续提升优质原创内容、主题宣传精品的常态化生产能力,特别是重点打造“江右时评”“今观点”等具有鲜明赣鄱特色的新闻评论品牌,积极拓展短视频、直播、VR/AR等新闻样式,不断提升内容产品的竞争力。要重构话语体系,着力改进文风,讲短话、讲自己的话,努力推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能共情的作品。要建立全媒体生产传播流程,实现报、台、网、微、端、屏、号等一体化生产和传播,全力构建新型采编流程,推动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媒体传播链条。二是推进组织架构变革。要整合优化传统媒体组织架构,重构全媒体中心,组建时政、经济等融媒工作室,培育融媒“轻骑兵”,让融媒体指挥体系更加高效快捷。要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传播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向互联网主阵地汇聚、向移动端倾斜,加快打造技术先进、特色突出、用户众多、自主可控的新型传播平台。要注重“瘦身健体”,精办频道频率,优化节目栏目,做优做强“长天新闻”“大江新闻”等新媒体品牌和“大端”“大号”,推出更多好新闻、好报道、好创意“三好作品”,重塑主流媒体生产力传播力,实现正能量前提下的大流量。三是推进平台技术变革。要建强用好江西融媒大脑、媒体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及“长天大模型”,积极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系统运用到全媒体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等各方面,推动全媒体、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断提升媒体内容生产、传播和服务效能,更好实现新质焕新、更加闪亮。
坚持立破并举,在健全体制机制上善作善成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离不开全方位的配套改革,建立健全相匹配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关乎成败。一是健全运行保障机制。要健全完善与全媒体传播体系相适应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加快人员整合、资产重组、业务升级,进一步统筹好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全面推进新闻与政务、商务、服务相融合,做优网络传媒、数字文化、创意文化等产业板块,多元探索新媒体变现方式,不断拓宽经营边界,挺进经营新赛道,推动融媒体平台从单纯的新闻信息提供者向社会生活连接者、服务者转变,切实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二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要强化“以改革论英雄”“以实绩见真功”的导向,完善科学考核评价激励工作机制,坚持用数据说话,以新媒体生产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为“指挥棒”“度量衡”,从阅读量、转发量、评论数、点赞量等多维指标来评价传播效果,从用户下载量、日活、月活等数据来评价客户端影响力,持续强化对新媒体变现效益的考核,着力促进经营转向。三是健全人才引育机制。人力驱动是最持久的驱动力,一切工作推动都是靠人才。要坚定实施市场化改革,打破身份限制,探索建立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体制外身份、职业经理人等传媒经营人才入局主流媒体。要积极培养、引进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内容、经营、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型人才,把更多熟悉互联网传播规律、熟悉新媒体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充实到关键岗位,努力培育新媒体“宣传赣军”。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时不我待、迫在眉睫,注定会有各种压力挑战、风险考验。我们退无可退,唯有坚定信念、改革创新、背水一战,勇于在变革中探寻发展之路,方能让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涅槃重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职责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以实干实效答好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时代考卷”,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系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小青2024年12月12日在江西广播电视台改革创新推进会上的讲话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