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首次启用华人总经理李晖后,丰田转型再出“奇招”。
2月5日,丰田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
至此,传闻已久的雷克萨斯国产即将成为现实。
也意味着,继特斯拉之后,雷克萨斯成为第二家在华独资建厂的车企。
同时,这一举措既是其全球战略调整的重要一步,也意味着丰田在电动化领域的布局再次按下加速键。
重仓中国新能源市场
2024年,中国豪华车市场分化加剧,凯迪拉克、沃尔沃等二线豪华品牌销量同比分别下滑38%和8%,而雷克萨斯以18.2万辆的销量逆势微增0.3%,成为唯一实现同比正增长的进口豪华汽车品牌。
在行业整体下滑的背景下,雷克萨斯打了一场漂亮的保卫战,但未来的挑战将会更严峻。
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过35%的现状,雷克萨斯毅然放弃“进口光环”,全力投入电动化转型。这一果断的决策在传统豪华品牌中堪称独树一帜。
根据规划,丰田将开发一款全新的雷克萨斯电动汽车,并于2027年在上海工厂投产,初期年产量约为10万辆,并计划在启动阶段新增约1000个工作岗位。
可以说上海工厂的落地,标志着雷克萨斯从“进口电动化试水”迈向“中国本土化决战”。
那么为什么选择落地在中国上海呢?
其一是市场与政策双重驱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超过35%,且未来仍有巨大增长空间。雷克萨斯作为高端品牌,国产化后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对豪华纯电汽车的需求,提升市场份额。此外,参照特斯拉,上海自贸区的政策红利也为外资企业提供了税收减免、土地支持等便利条件。
其二是产业链优势显著。上海所处的长三角地区拥有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汇聚超过4000家电池、电驱、智能驾驶相关企业。借助这一优势,上海工厂预计能够实现95%的供应链本土化,这将大大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其三是成本优势与价格竞争力。雷克萨斯此前以进口形式销售,需加征15%的关税。国产化后,叠加供应链本土化优势,有观点预测生产成本可降低15%-20%,产品价格有望下探至28-32万元区间,直接挑战宝马iX3(参数丨图片)(33.98万)、奔驰EQC(49.98万)等竞品的市场地位,从而提升其在豪华纯电市场的竞争力。
其四是实现技术协同。金山区选址的周围50公里范围内,坐落着特斯拉超级工厂、蔚来总部、宁德时代研发中心等业内巨头。雷克萨斯不是简单的进口转国产,而是要进一步实现在智能、混动等方面与中国市场的深度融合。例如,与宁德时代等领先的电池供应商以及华为等科技企业合作,加速技术迭代,缩短研发周期,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其五就是出口便利。作为连续多年全球汽车销量冠军企业,丰田早就深谙海外市场的重要性,可以说丰田的崛起和当前的地位靠的就是多年海外市场的苦心经营,雷克萨斯瞄准的自然不仅是国内市场。
金山区紧邻洋山深水港,出口东南亚及欧洲市场便捷。丰田可以借助中国新能源产业成本优势,以及在中国市场积累的领先技术和优秀产品出口海外。据悉上海工厂未来或承担雷克萨斯全球50%以上电动车产能,形成“中国智造,反攻全球”的新态势。
据雷克萨斯中长期计划,到2030年销售100万辆纯电动汽车,到2035年实现全球销售100%为纯电动汽车。在中国、北美和欧洲市场,雷克萨斯计划到2030年实现销售的所有车型均为纯电动汽车。
丰田底气十足
尽管2024年合资品牌在华普遍承压,智能化、电动化转型让合资品牌遭遇阵痛,合资品牌崩盘论不绝于耳。
2024年,丰田仍以1080万辆的销量连续第五年稳居全球销冠,混合动力车型在欧美市场的强劲需求成为关键支撑。
2月5日,丰田公布了2025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报告(2024年10月-12月),超乎市场预期,将全年营业利润预期上调9%至4.7万亿日元。这一调整表明丰田有能力抵御潜在的市场波动,并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丰田对此表示,上调预期是考虑到了在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支持下,公司在增强盈利能力方面取得的进展。
可见,作为老牌巨无霸车企,丰田的底气依旧相当足。
并且为了应对自主品牌的冲击,市场传闻丰田正在酝酿对旗下车型进行整合优化,可能会将卡罗拉与雷凌、凯美瑞与亚洲龙等热销车型合并,收缩战线。调整之后,丰田有望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从而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车型。
而丰田更大的底气动力来源,是其对卓越技术以及实实在在产品力的追求。同时丰田在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也为其电动化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
以雷克萨斯为例,多样核心技术值得关注。
比如DIRECT4智能四驱系统通过前后电机毫秒级扭矩分配,实现赛道模式后驱漂移、雪地模式全时四驱自由切换。线控底盘革新则导入丰田Arene OS操作系统,支持转向、制动、悬架的软件定义,可通过OTA升级驾驶风格,商务、运动、越野等多种模式随意切换。
更重要的是,丰田计划在2027年量产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约为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1.8倍),续航里程突破1200公里,充电时间缩短至10分钟。首搭车型可能正式出自上海工厂的雷克萨斯纯电新车型。若这一技术如期落地,雷克萨斯或能凭借“超长续航+快速补能”的组合拳,打破当前纯电市场的技术天花板。
2025年对于合资品牌而言,无论在企业战略层面,还是产品投放层面都将呈现出新的看点。丰田在上海的布局既是应对中国新能源市场崛起的战略选择,也是其全球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落子。短期内,通过本土化生产和政策支持,丰田可快速提升竞争力;长期则需解决技术迭代、品牌定位与供应链韧性等核心问题。
尽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转型压力,丰田凭借其深厚的品牌底蕴、技术储备和全球化布局,展现出“真金不怕火炼”的底气与韧性。期待丰田未来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立足点,走出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