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军火商的硝化棉困境
俄乌战争已经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场冲突不仅对双方造成了巨大的军事消耗,也对全球军火供应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场战争中,欧美军火商对乌克兰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军事援助,但随着战事的持续,欧洲军火商在火药生产上遭遇了瓶颈。
特别是在2024年,欧美军工企业对中国原材料的囤积行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部分企业甚至已经囤积了长达三年的原材料。这种大规模囤积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难道他们担心中国会突然实施管制措施吗?
欧洲军火商的焦虑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地缘政治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俄乌冲突无疑是最为激烈的之一。这场冲突持续时间之长,对军火武器的消耗量之大,让不少欧洲军火商看到了商机。一些欧盟国家,尤其是法国,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支持乌克兰,但他们在实际援助上却显得力不从心,这究竟是何原因?
实际上,这与火药的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武器弹药的制造过程复杂,但无论是多么精密的设备,其在战场上的威力都离不开火药的辅助。即便是最基本的弹药,也需要钢壳、火药和引信的组合,点燃后火药的爆炸力才能得到释放。
然而,从相关数据来看,欧洲国家在火药生产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火药生产商数量稀少。在这种情况下,获取火药生产的关键原材料变得至关重要。法新社对火药的关键原料进行了报道。
报道指出,硝化棉是火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原料,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依赖从中国进口。但在2023年10月,欧盟出台了对中国棉花的打压政策,而棉花与硝化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硝化棉,也称为棉短绒,中国是其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2024年4月报道,欧盟曾对中国棉花实施“禁令”,但现在却需要用其作为火药生产的原材料。
在需求如此迫切的情况下,一些欧洲公司甚至已经囤积了长达三年的硝化棉。硝化棉在火药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为何如此关键?
囤积中国原材料已达3年
欧盟对中国新疆棉持有一定的看法,这并非出于善意,也是他们抵制中国新疆棉的原因之一。但随着火药生产中硝化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欧盟开始大量囤积。虽然棉花和硝化棉并非同一物质,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棉花在收集后需要经过处理,经过扎花等步骤后可以用于纺纱。这些工序的产物可以用于制造纸币等。而后续的绒化纤步骤则可以产生硝化棉。
在火药使用过程中,燃烧是必不可少的。经过多次实验,人们发现硝化棉作为燃烧剂非常理想。但硝化棉在保存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它有自己的燃点,一旦达到180度,就可能引发危险。
了解到硝化棉的重要性后,欧美军火企业对这一关键原料非常重视。欧洲约70%的硝化棉都来自中国。然而,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可能存在扣留原料的情况,因此许多企业开始囤积。
环球网报道,一家企业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开始每月从中国进货,保持囤货习惯,这一行为已持续三年。由于中国硝化棉性价比高,受到许多欧洲国家的欢迎。
但在依赖中国进口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意外,中国可能会限制这些材料的出口。寻找替代产品需要时间,关于硝化棉出口管制的消息,金融界记者在2024年12月对相关企业进行了采访。
采访中提到了硝化棉出口管制的问题,企业对此疑问做出了回应。硝化棉主要出口到欧美国家、越南和非洲等地区,目前出口情况正常。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这与中国的大布局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的大格局
硝化棉与棉花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许多地区都种植棉花,尤其是新疆地区。新疆棉花产量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了近80-90%的份额。当然,中国生产棉花的省份不仅限于新疆。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棉花生产国,棉花产量占全球的25%。2024年数据显示,新疆棉花产量已达568.6万吨,较之前有所增长,棉花种植面积也有所提升,达到3671.9万亩。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农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棉花产量。棉花不仅是军事相关的重要资源,对贸易往来也非常重要。中国是棉花的重要市场,在保证人民温暖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这也是中国在产业布局上的大局观念,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军工产业的发展也没有放松,这是中国逐渐强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国拥有欧美军工所需的关键原料,在这方面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这也是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原因之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是长久发展的基础。
俄乌冲突暴露了欧洲军工的“软肋”,一方面抵制新疆棉,一方面疯狂囤积中国原材料,火药危机背后是战略依赖还是无奈之举?中国掌握全球半数硝化棉产能,如何影响地缘格局?
主要信源
“不准买新疆棉花!”欧洲军火商抓狂,乌克兰等哭了……——京报网2024-04-14
“缺少中国原料”,欧盟军援乌克兰卡壳?——北晚在线2024-03-03
炒作过度依赖!欧洲军火商囤积中国棉短绒,有公司称已积累3年储备——环球网2024-04-09
北化股份:未收到硝化棉出口管制通知,硝化棉主要出口美国、欧洲、越南、非洲等——金融界20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