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元宵节,大杭州哪里的踩街最热闹?

临安肯定算得上一个。


19支队伍500多名踩街表演者,带来了1000多年前吴越国“一军十三州”的“满堂花醉三千客”般热闹,现场就吸引了上万人观看。

今天上午9点半,距离2025“喜乐元宵·福满临安”临安民俗踩街活动开始还有30分钟,衣锦街上已经游客如织,特别是衣锦街临水路口、衣锦天桥附近,等待踩街活动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哪怕短暂下起了冰雨,也丝毫没有驱散人们继续等待的热情。




74岁的“老临安”叶金根大伯早早就和老伴来到衣锦归来节点,站在台阶上翘首以待。

“我们一直住在锦城,年轻时候就看过衣锦街的元宵踩街,热闹,气氛好!不过后来随着道路更宽的钱王街建成,临安主城区的踩街就移师到那里去咯……印象中,距离上一次衣锦街踩街有毛10年了。”叶金根很期待衣锦街修缮后的这首次踩街。


“喏——快看,秋口水龙来了!还喷水呢!”上午10点,在“咚咚锵”的热烈锣鼓声中,19支踩街队伍陆续从临水公园出发,叶金根的老伴黄阿姨一看到舞龙就乐了。

“我记得年轻那会儿,民间舞龙队伍舞到商铺门口,店家还要给红包哩!后来政府管了,就不包了。”说起舞龙,黄阿姨对临安本地的龙如数家珍,什么市级非遗秋口水龙、省级非遗横街辫辫龙……她都爱看。




吴越国王钱镠被誉为“海龙王”,这次元宵踩街,临安共有7个镇街准备了舞龙相关节目,一支支队伍“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板桥镇的秋口水龙活灵活现、锦城街道的横街辫辫龙秀外慧中、锦北街道的丰收龙鼓器宇轩昂、玲珑街道的手龙舞灵动可爱、高虹镇的大山青龙气势磅礴、昌化镇的昌化女子龙灯队刚柔并济、龙岗镇的九头神龙川流不息……

“我们的横街辫辫龙,还和‘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诗句中的‘女主角’戴妃有关呢!戴妃是吴越国时期我们横街郎碧村人,相传辫辫龙就是因她而起的。”横街辫辫龙舞龙队的领队赵玉莲说,这次她们来了34位队员,大家斗志昂扬,誓在踩街中一展临安“陌上花开”的浪漫和吴越精气神。


“哇—— 龙出山!”人群中,6岁的小皓被妈妈托举着,他看到各种“彩龙献瑞”,不禁兴奋尖叫。

因为人实在太多,观看踩街的人群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得早的,自然占据前排,一览无遗,但许多后排的只能踮脚看,孩子则是被家长“举高高”。人们有的占据天桥或台阶等制高点、有的自力更生搬来了梯子登高远眺、还有的干脆举起直播杆来一场远程投影……






随着红毛狮子、马啸滚灯、五凤朝阳等踩街队伍的到来,踩街气氛进一步被推向高潮。无论是“全家总动员”的姐弟两家六口人,还是带着81岁老母亲怀旧“衣锦街”踩街的木梳弄老居民,或者元宵节后即将背井离乡开学的学子……都被这热烈的闹元宵团圆气氛所感染。

衣锦街,作为一条凝聚了吴越文化精品的老街,本次踩街特邀了“一军十三州”的部分代表来贺,“满堂花醉”的尾声余音缭绕——


吴越国“一军十三州”的都城杭州,带来了精彩、唯美的宋韵花灯踩街表演。

自古吴越文化与宋韵文化一脉相承,当身着宋时汉服的小姐姐们举着花灯翩翩起舞,吴越国保境安民下奠定的“东南第一州”,呈现出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美好。


吴越国“一军十三州”治下的睦州(今建德、淳安等地),带来了群山之中、俏皮灵动的睦剧竹马踩街表演。

当传统竹马表演中的生、旦、丑等角色,骑上红、绿、黄、白、黑等五色竹马在衣锦街上“策马奔腾”,是否有人会遥想当年吴越国王钱镠回到临安“衣锦还乡”时车马浩浩汤汤的盛况?


吴越国“一军十三州”治下的上海(当时隶属秀州),带来了海派潮流的《山海经》踩街表演,燃爆全场。

当中国传统文化《山海经》中的奇珍异兽九尾、帝江、应龙、貔貅、凤凰、穷奇、白狐……以人形Coser(扮演者)形态走进现实,和赛博朋克风完美融合,令人耳目一新,加之动感的《龙拳》音乐、舞蹈,劲爆踩街教人目不转睛,无论大人、孩子都直呼“爱了”。


当然,应龙都来了,怎能少了国漫之光的“当红炸子鸡”小哪吒呢?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当最后一个踩街队伍吴越霓裳登场,走在最前面的是拽拽的哪吒和谦谦的敖丙,让许多家长和孩子按捺不住想上前与之合影。踩街队伍丝毫不吝啬妆造,一路巡游,和市民游客热情击掌,传递着喜气、福气。


连20位国风汉服巡游的小姐姐也充分感受到了临安人民的热情,据悉,这支吴越霓裳汉服踩街队伍来自杭州、上海、绍兴等“一军十三州”故地。


来自绍兴的“00后”大三女生钱宁芸是名资深汉服爱好者,她身着红色绚丽汉服,热情地和夹道欢迎的游客、市民打招呼。

“我是学文的,知道绍兴属于吴越国‘一军十三州’中的越州,同时,我本人也是‘钱氏后裔’,对能来临安踩街‘满堂花醉’很激动!临安人民太热情啦,衷心希望‘吴越名城’越来越好!”

记者 王斐帆 临安微融圈 帅奇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