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山东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动员全省上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对此,大众新闻共推出10篇评论,现将评论合集整理如下:

大众快评|山东改革,蛇年再启新程

2月5日是春节假期过后第一个工作日,首先问候大家过年好。就在2月5日上午,山东召开了“新春第一会”,主题是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回顾自2018年以来山东历次“新春第一会”,每年主题不尽相同,但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高水平开放、改革攻坚等是高频词。今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围绕抓改革创新,8个部门作了现场发言,听得出都在立目标、比决心,也都在亮思路、晒方法,展现了革故鼎新的新风貌。

不改革不行!——山东新春第一会发出抓改革创新动员令

改革再出发,山东动真格!

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山东新春第一会就开篇定调: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要抓改革?

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不改革,就实现不了高质量发展目标!

2024年,山东新能源装机首超煤电,数字经济撑起“半壁江山”,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35个、居全国首位。山东实践充分印证:破解高质量发展卡点堵点问题,不改革不行,改慢了也不行!改才有出路,闯才有高质量发展的光明未来!

改革,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社会公平正义。不改革,就凝聚不了民心、汇聚不了合力!

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难点痛点,都需要改革来破解;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都需要改革来激活。改革只有从群众眉头紧处破题,把“问题清单”变“幸福账单”,才能赢得民心“满分卷”,形成推进改革强大合力!

改革改什么?改的就是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思维观念和方法路径。

现实中,政务服务“旋转门”、产业转型“慢半拍”,根子都在观念固化。改革先改思想“拦路虎”。打破传统观念束缚跳出“条条框框”制约,才能以思想引领变革、以改革促进发展。

从“诸城模式”到“自贸区创新”,齐鲁改革基因一脉相承。新春冲锋号已经吹响,让我们以“敢为天下先”气魄,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改出一片新天地!

改革就要创新——山东新春第一会发出抓改革创新动员令

抓改革,什么最重要?创新!

改革,改的是旧路,革的是旧疾。没有创新,改革就无从谈起;没有创新,改革就不会有真成效。

可以说,创新就是改革的生命,是改革最本质的要求。

创新首先是一种态度。面对阻碍前进的“绊脚石”“拦路虎”,没有一股“闯”的劲头、“创”的精神,改革就寸步难行。从“寿光模式”到“陆海直运”监管模式,从新旧动能转换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山东用实践告诉我们,打破“不可以”的旧观念,才能创造“不可能”的新奇迹。

创新也是一种能力。无论是以科学方法促改革之进,还是以过硬作风筑改革之实,解答好“创新之问”,须得有“创新之策”。山东新春第一会,为我们明确了改革方法和重点,接下来就要敢于走新路、勇于涉险滩,挑战不可能,努力争第一、创唯一,改出“标志性”。

无创新,不改革。唯有以创新思维推动改革,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今日之山东,乘改革东风,挑发展大梁,各领域创新勃发奔涌。以改革之“钥”解难题破藩篱、以创新之“力”应变局开新局,迎接我们的,必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改革先要改陈旧观念——山东新春第一会发出抓改革创新动员令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破冰,行动才能突围。改革,先要改陈旧观念!

现实中,有些工作之所以不见起色,往往是因为囿于习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导致好政策卡在“老脑筋”上,新事物败在“旧思维”下,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观念一变天地宽。正是转变发展思路,济钢从钢铁“老将”转型为空天信息产业“新秀”;正是善于主动求解,12345·临沂首发变“办好一件事”为“办好一类事”。山东发展实践证明,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就能改出实效、干出实绩!

山东新春第一会上,以观念更新引领改革新突破,被摆在突出位置。旧观念根深蒂固,要想彻底拔除,行动上就得见真章。

具体实践中,尤其要做到更新观念和实事求是相统一,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大胆创新和稳扎稳打相统一,让改革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打破坛坛罐罐,跳出条条框框,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山东高质量发展必将蹚出一条新路子、闯出一片新天地!

紧盯十项重点改革任务集中攻坚——山东新春第一会发出抓改革创新动员令

抓改革,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抓重点、抓关键,善于牵改革的“牛鼻子”,就能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山东新春第一会,部署的10项标志性改革,招招直击要害!啥叫标志性改革?就是专啃“一子定乾坤”的硬骨头,专攻“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棋!

比如,看准育“新”命门——山东把教育、科技、人才拧成一股绳,破题“四链”融合,强调工作推进、资源要素、创新主体、政策保障,都要紧扣“一体”抓改革,必将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再比如,瞄准开放新局——山东将聚焦“高水平”这一目标,深化制度型开放改革,提出要在高水平贸易自由制度、投资便利制度、数据流动制度等方面加力创新,必将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总的来看,10项重点改革,涵盖金融、能源转型、国资国企、城乡融合、营商环境等不同领域,抓住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害,具有极强的牵引带动、引领示范作用,可谓一子落而满盘活!

紧盯标志性改革创新,拿出最优资源、集中优势力量,一项项去破解、去攻坚,山东定能当好改革排头兵,挑起大梁走在前!

改革没有局外人旁观者——山东新春第一会发出抓改革创新动员令

改革没有局外人,创新没有旁观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人人是主角,没人是看客!

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是一个关键词。新春第一会上,省委、省政府部署的10项标志性改革创新举措,涉及到多个方面、多个领域。各级各部门都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把好节奏、扎实推进,年底逐一盘点、对账销号,确保全面抓好落实。

上下同欲者胜,奋楫笃行者赢。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需要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放眼齐鲁大地,日照港连刷纪录,潍柴四登“世界之巅”;海阳拥抱航天港,枣庄逐梦新“锂”想……这是全省上下“置身事内”,同为改革想招,齐为改革发力的结果。

实践证明,举众力、集众智,才能汇聚改革的磅礴力量,才能“改”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新气象,“改”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站在边上看,不如扑下身子干。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拿出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躬身入局、挺膺担当,我们就一定能当好改革排头兵,再创新辉煌!

善用科学方法抓改革创新——山东新春第一会发出抓改革创新动员令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方法是过河的“桥”和“船”。没有科学方法指导,改革创新寸步难行!

今年,省委确定了92项重点改革任务,新春第一会上又部署了10项标志性改革创新举措。要完成这些改革重任,根本都在于学习好、运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方法论。

改革,就是破旧立新。立得住,才能破得好。如果在破旧之时,新制度、新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就会出现空档期,影响改革进程。只有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以思想破冰促改革突围,才能谋定后动、循序渐进。

同时,改革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涵盖各个领域。怎样防止各行其是?如何提高整体效能?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坚持系统观念,从全局出发,注重改革协同、做到统筹兼顾,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

总之,方法决定改革成效,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蹄疾步稳跑出改革“加速度”,调查研究要深入扎实,方案制定要精准精细,推进过程要稳妥有序,改革成效要促进发展。

我们坚信,在科学方法指引下,让改革全过程、各阶段都出彩,山东必将再创一批在全国立得住、叫得响的改革好经验好做法,开创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决不搞为改而改的花架子——山东新春第一会发出抓改革创新动员令

改革是场硬仗,来不得半点虚招。要实打实地改、硬碰硬地干,决不搞为改而改花架子!

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推进改革时,盲目跟风随大流,看似出台了不少创新举措,但实则与发展无关、与群众需求脱节。这种所谓的“改革”,不仅浪费了宝贵精力和资源,更损害了公信力,说到底是政绩观出现了错位和偏差。

改革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真刀真枪的实干,而不是花拳绣腿的表演。山东新春第一会部署了改革重点任务,如何评判改革成效?关键就看是不是解决了实际问题,是不是促进了高质量发展,是不是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不搞为改而改花架子,就要更加突出目标导向,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高质量发展实绩检验改革成效。让改革与发展同频共振、与实干并肩而行,才能确保每一项改革举措稳健落地,创造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练就改革创新硬本领——山东新春第一会发出抓改革创新动员令

改革观念明晰了,改革任务下达了,改革方法也有了,接下来就是落实好!落实好靠什么?靠党员干部的硬本领、真功夫!

今天的改革,大多需要“跳起来摘桃子”。涉及范围广、触及利益深、攻坚难度大,啃的全是硬骨头!具体到10项重点改革,场场都是硬仗,处处都有难关。

抓出改革实绩,肩膀不够宽不行,本领不够硬不行!没有几把刷子,任务就落不了地,改革就会“打滑”“空转”,成为花架子、半拉子。

山东新春第一会,围绕改革创新作出周密部署时,突出强调干部要增强能力、提升本领。其中释放出的鲜明信号,就是要以改革创新硬本领,推进各项任务真落实。

硬本领不是凭空来的,是干出来的、练出来的。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在实践中经受磨炼、积累经验,以改革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创新。

练本领,也要有好环境。各级各部门要积极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更多有能力、有作为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有了硬本领,就要干出硬业绩!广大党员干部把改革创新硬本领练出来、用起来,打通改革落实“最后一公里”,必将进一步筑牢发展之基,蓄起腾飞之势,再创山东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DeepSeek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山东新春第一会发出抓改革创新动员令

这个春节,DeepSeek一鸣惊人、火爆出圈。凭借性能、成本、开源三个方面的优势,迅速站上全球大模型的“C位”,令世界瞩目。

这个搅动全球AI市场的“鲇鱼”,到底有多厉害?很多网友说,“谁用谁知道。”不少人在社交平台晒截图、发视频,秀出DeepSeek的深度求索过程,也秀出科技震撼。创新没有上限。看来,未来的AI有多智能,很考验我们的想象力。

除了DeepSeek本身带来的冲击,关于它的讨论,还有两个话题足够吸引人。

一个是梁文锋。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公司,一个“95后”含量极高的团队,分明在说,中国科技的未来希望,不在别处,就在一代代不服输、不认怂的年轻人手中。

另一个就是杭州。从电商到人工智能,人们好奇,杭州为什么总能“赌”对风口?事实再清楚不过,哪里创新生态好、人才生态好,高端产业就会流向哪里,哪里就会自己造出新风口。这正是塑造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对此,我们也要有一些紧迫感,必须更加担当、更好作为,加快构建创新生态,培厚创新沃土,让一切创新源泉在齐鲁大地充分涌流。如此,才能不负“走在前”的厚望、“挑大梁”的重托!

(大众新闻编辑 韩雨婷 整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