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获救
“爷爷找到了!”2月10日晚7时许,一场跨越四川德阳、成都两地的紧急救援落下帷幕,参与寻人的汪家晚辈看到被寻回的老人喜极而泣,家属群也沸腾了。
一天前,家住四川德阳的百岁老人汪汉江独自骑人力三轮车离开德阳主城区后失联,家属寻找未果报警求助,同时还向德阳市登山户外运动和救援协会尖峰救援队(以下简称德阳尖峰救援队)求助,在成都、德阳两地警方的支持下,经过超过30小时的紧张搜救,最终,民警和搜救人员在成都市成华区一处沟渠成功寻回汪大爷。
据救援人员介绍,百岁老人汪大爷在寒冬30小时骑行近80公里,最后在天黑时跌落水沟,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2月12日,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汪汉江的孙儿汪卫平正在准备元宵宴,准备一家团聚。说起爷爷获救,50岁的汪卫平难掩激动,“感谢德阳尖峰救援队以及参与救援的民警,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这份感谢之情,准备给他们送锦旗。”
家属求助:
百岁老人骑三轮车走亲戚,返回途中失联
汪汉江爷爷,1925年4月4日出生,虽然即将满100岁,但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喜欢骑人力三轮车四处溜达。
2月9日中午,老人骑着三轮车到位于德阳城北天乐苑的孙女家里吃饭。14时许,汪大爷从德阳城北天乐苑出发,准备骑三轮车返回常住地。然而,直到当天晚饭时,家人都没见老人踪影,在向孝感派出所报警的同时,家属也连夜组织亲友寻人,但一夜寻找未果。
▲家属发布的《寻人启事》
据家属介绍,老人走失时,头戴咖啡色帽子,身穿黑色大衣,下半身穿着灰色的裤子和黑色的皮鞋,骑着一辆红色的人力三轮车。警方调取的监控发现,2月9日14时许,老人在德阳城区泰安小区附近出现过。“年龄大了,记忆力不好,外加当天天气不好,爷爷视力也不好,看不到多远。”汪卫平介绍,老人可能是因为认错了回家的方向,才走失了。
2月10日14时44分,家属紧急求助德阳尖峰救援队。救援队从家属处得知,老人失联已超24小时,年事已高,且未携带通讯设备,寒冬深夜气温逼近零度,救援行动刻不容缓。
紧急寻人:
警方和救援队合力寻找,天黑前锁定老人行踪
接到求助后,德阳尖峰救援队立即启动响应机制,14时53分发出预警通知。队员何志宏、陈琪、唐小玉3人从德阳赶赴现场,队员王晓弟从绵竹赶赴现场。
“我们出发前,通过电话指导家属开展工作,希望家属多提供线索,协助警方寻找老人走失路径信息。”参与救援的前方队长王晓弟介绍。
▲救援人员请求派出所协助查找老人踪迹
2月10日15时51分,电话里传来一个好消息。
孝感派出所民警调取监控查询到:汪大爷于2月9日17时左右曾在九高路往广汉市连山方向骑行。救援队员收到新信息后迅速分工,领取装备后,朝广汉连山方向出发。
稍后,家属又传来重要信息,2月9日18时38分左右,老人沿着旌江干道往广汉连山方向骑行,“监控显示老人在机动车道上逆行,十分危险。”王晓弟介绍,了解情况后,救援队和家属向德阳市公安局求助,家属和救援人员前往老人途经的金鱼派出所、三水派出所寻求帮助。
广汉三水派出所民警调取监控发现,老人已经过广汉三水镇正往成都青白江方向移动。“救援队再次调整,全体搜救人员前往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大同派出所。”王晓弟介绍,救援人员请求德阳市、成都市两地的公安部门提供技术支援,协调扩大到成都范围查找老人的踪迹。
大同派出所民警通过监控查到老人在青白江大同的最后影像是2月9日23时18分左右老人在青白江大道建材城段继续往南(成都成华区)方向骑行。
17时55分,前方队员收到一条重要信息,老人于2月10日16时39分在成都成华区湖景五路与湖滨一路交叉口出现。
救援队拨打成都110报警电话,请求成都成华区警方支援。18时19分,成都成华区龙潭派出所来电,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已经接力展开工作。
19时02分,龙潭派出所再次提供新发现,老人推车在桂西二路往桂龙北路方向逆行,走到路口往北转弯后失去踪迹。救援队在赶往成都的途中再次调整分工,两名队员赶往龙潭派出所协助民警寻找线索,另两名队员带领所有家属前往现场寻找老人。
成功获救:
老人跌落成都一处沟渠被发现
调取监控发现,老人沿旌江大道骑行近80公里,先后途经广汉、青白江,最终进入成都成华区。面对复杂跨区域路线,救援队迅速与德阳市公安局、成都多地派出所建立协作机制,锁定老人行踪。
“根据警方提供的消息,汪大爷沿成都市桂龙西二路推车走到桂龙北路口往北转弯后失去踪迹。”王晓弟介绍,救援队员和家属立即前往该地展开搜寻,由于天黑,能见度降低,地处市郊,多处在建工地,封闭断头路,寻找并不顺利。
2月10日19时34分,在附近打工的谭先生报警称,他在一处水沟里发现一名迷路老人。
救援人员与报警人沟通后迅速赶到现场,19时42分,确定就是走失老人。看到汪大爷,汪家参与寻找的晚辈喜极而泣,“爷爷找到了!”得知这一好消息,汪家的家属群沸腾了,家属对参与救援的警方和德阳尖峰救援队表达了深深谢意。
“最终,我们在成华区一处偏僻工地围墙外发现跌落沟渠的老人,当时老人眼角受伤、下半身浸透了淤泥,但意识还算清醒。”王晓弟介绍,救援队员给老人初步验伤后,在当地热心群众的帮助下给老人用温水泡脚,换上干爽的袜子鞋,经过现场简单护理后,老人随后被家属接回德阳,送到当地医院检查治疗。
▲百岁老人汪汉江获救
经医院确认,老人没有生命危险,这场历时近30小时的跨区域救援宣告结束。
最新情况:
老人送医眼角缝了两针 医生称无大碍
“这起救援刷新了德阳尖峰救援队的历史,走失老人也是救援队成功搜救人员中年龄最大、活动半径最大的。以往老人走失都是步行,活动半径就在10公里以内,汪大爷骑行了80公里。”救援人员王晓弟介绍,寒冷的冬天里,百岁老人汪大爷30小时骑行近80公里,最后在天黑的时候跌落水沟,如果不能被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他坦言,这次跨区域成功救援离不开德阳市和成都市两地公安局和沿途派出所的大力支持和好心群众的热心救助。
▲德阳尖峰救援队队员与家属合影
2月12日下午,汪大爷正在准备元宵宴,准备一家团聚。“感谢德阳尖峰救援队以及参与救援的民警,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这份感谢,准备给他们送锦旗。”汪卫平介绍,爷爷获救后,一家人原本想请救援人员一起吃饭,但被婉言谢绝。
他介绍,当天爷爷被送到医院后,眼角受伤部位缝了两针,“医生说没有啥大碍,没有住院。”汪卫平介绍,但通过CT检查,报告提示汪大爷有“脑萎缩”,他认为,这或许是爷爷记忆力减退的原因,“为了防止他再次走丢,我们准备给他戴一个定位手环。”
王晓弟介绍,在他们近年来的搜救案例中,走失老人很多都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这是高龄老人比较容易患的一种疾病。一旦患此疾病,老人的记忆力会大大减退,但是好奇心会变得更重,总想出去走走看看,因此非常容易迷路。“比较明显的特征有两个,迷路了不主动问路和不主动避险。汪大爷一路骑行从德阳到成都,迷路了也不问路,在一些路段逆行就是一个典型特征。”
王晓弟也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这个特殊人群。
德阳尖峰救援队建议,要有防范措施,避免老人再次出现走失。 1.老人出现迷路的现象,要引起重视,最好是到医院诊断一下,是否有老年痴呆症?可以用药物控制,延缓病情。 2.对老人多些关注,出现过迷路的老人,尽量不要让其单独出门。 3.如果做不到一直陪伴,就需给老人装一个防走失定位器,家人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老人的位置。 4.给邻居、门卫、同村村民等打声招呼,看到老人单独出门帮忙拦住或者及时给家属打电话。 5.如果老人有夜间出门的习惯,建议晚上把家里或者院子里的门反锁。 6.有条件的可以在家里或者院子里安装监控,查看老人出门时的状态和时间。 7.在老人每件外套胸前缝一个显眼颜色的布,绣上家人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信息。 8.在不违背老人意愿的前提下,尽可能给老人穿颜色鲜艳、辨识度高的衣服、裤子、鞋、帽等。
红星新闻记者 王明平 (受访者供图)
编辑郭宇 责编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