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思为、毓肥
吉利也有自己的「798 战神」了。
今天下午,吉利银河的 A 级电混家轿 L6 EM-i 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 8.28-10.98 万元,3 月 31 日前大定并锁单的用户还会有 3000 元的优惠,即限时先享指导价 7.98-10.68 万元。
吉利银河 L6 EM-i 的目标很明确:直面与比亚迪秦(参数丨图片)的竞争。
相较于比亚迪,这两年才发力 A 级车市场的吉利银河拿出了「后来者」的诚意,即瞄准比亚迪的弱势之处,用产品力做加法的方法,以获得市场的肯定。
吉利银河 L6 EM-i 也不例外,新车在性能、舒适性配置上优于比亚迪秦 L,但刚刚比亚迪刚刚补强的智驾,也正是银河 L6 EM-i 缺席的能力。
相近价格之下,消费者会不会为智驾买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银河 L6 EM-i 的表现。
L6 EM-i 的「矛」
吉利银河 L6 EM-i 作为挑战者,它的「矛」足够丰富:更强劲的动力、更舒适的座椅配置、Flyme Auto 智能座舱以及悬架系统。
从来擅长在驾驶体验上做功夫的吉利,相较比亚迪秦 PLUS 和 秦 L,它赋予新车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动力和悬架。
吉利银河 L6 EM-i 是首款搭载新一代雷神 EM-i 超级电混的轿车,发动机最大功率 82kW、峰值扭矩 136N·m,电机最大功率 160kW,峰值扭矩 262N·m。
在动力表现上,比亚迪第二代秦 PLUS 智驾版和秦 L 智驾版稍显逊色。
这两款车型搭载比亚迪第五代 DM 技术,发动机最大功率 74kW、峰值扭矩 126N·m,电机最大功率 120kW、峰值扭矩 210N·m,在数据表现上不及银河 L6 EM-i。
底盘方面,吉利银河 L6 EM-i 和秦 L 智驾版一致,都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争议点在于第二代秦 PLUS 智驾版的后悬架仍为扭力梁。
尽管不少观点认为,最终操控体验不只取决于硬件参数,关键还在于调校,但人们对扭力梁的怀疑,叠加吉利本身在底盘操控上长期以来的优势,在操控上或许吉利银河 L6 EM-i 更占优。
一款家用车不仅要开得舒服,还要够省钱。
在相近价位的版本下,吉利银河 L6 EM-i 纯电续航更长,而亏电油耗上表现更为相近。
第二代秦 PLUS 智驾版的能耗表现,其 CLTC 纯电续航有为 55km 和 120km,秦 L 智驾版则为 80km 和120km,两者纯电续航历程皆低于吉利银河 L6 EM-i 的 60km 和 140km。
从版本和价位来看,吉利银河 L6 EM-i 最低 9.28 万就能买到纯电续航 140km 的版本。
第二代秦 PLUS 智驾版和秦 L 智驾版若想买到 120km 的版本,它们的起价分别是 10.38 万和 11.98 万。
能耗方面,吉利银河 L6 EM-i 的 CLTC 亏电油耗为 2.9L/100km、2.98L/100km;
比亚迪则以 NEDC 为标准,第二代秦 PLUS 智驾版亏电油耗 2.93L/100km、3.08L/100km,秦 L 智驾版则为 2.9L/100km 。
综合之下,吉利银河 L6 EM-i 优势更明显,其他方面,吉利银河也下了功夫。
吉利银河 L6 EM-i 8.98 万元和 10.68 万元的版本,主驾标配加热/通风/按摩功能,且副驾标配加热功能,车外还有无感启动、自动头灯等标配功能,这是比亚迪秦 PLUS 智驾版和秦 L 智驾版所没有的。
比亚迪秦在车内舒适性的优势在于,其两款车型后排座椅都可以放倒,吉利银河 L6 EM-i 没有这一功能。
而在智能座舱方面,吉利银河 L6 EM-i 全系搭载 Flyme Auto 车机,中控屏 14.6 英寸;
第二代秦 PLUS 智驾版 7.98 万元的入门版则没有 DiLink 100 ,其中控屏为 10.1 英寸;其他版本标配 DiLink 100,中控屏 12.8 英寸,与秦 L 智驾版一致。
L6 在非常受限的成本区间内,做出了尽可能丰富的差异化,它跟同价位的其他车有足够多的不同,获得了相应的市场表现,成为比亚迪秦的有力对手。
然而,比亚迪在 2 月 10 号的发布会上宣布开启全民智驾时代,A 级新能源车的市场规则已经开始发生改变。
比亚迪的新「盾」
吉利银河 2025 年的销量目标是 100 万辆。
它的路线在 2024 年已足够明晰,只是,对手不会站在原处等待被挑战,进入 2025 年的比亚迪,开启新一轮攻势。
这两天新能源汽车行业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
在第二代秦 PLUS 智驾版与秦 L 智驾版上,除入门版秦 PLUS 外,新车都搭载天神之眼 C 智驾系统,能够实现高快领航、拨杆变道、ACC、ICC、智能泊车等智驾能力,在秦上的智驾门槛,已经降到 9.38 万元。
更注重驾驶体验打出优势的吉利银河 L6 EM-i,只有限时指导价 9.98-10.58 万元的次顶配和顶配版本,才有 ICC、ACC、车道偏离预警等基础智驾能力,并且没有智能泊车功能。
比亚迪智驾决心是否开始打动消费者,还需要时间的验证,但在不少传统车企都喊出要开启全民智驾时代的口号的 2025 年,吉利银河 L6 EM-i 的「偏科」会不会成为销量参差的伏笔?
比亚迪体量对公众智驾心智的影响,在当下「智驾与高阶智驾」之争已初见威力,吉利银河 L6 EM-i 智驾能力的相对缺席,似乎在传播和产品力上,成为了它的软肋。
只是,10 万级市场的消费者,他们要花多长时间才会将智驾作为重要因素加入购车清单?当下业内触及「基本盘」更多的车企,他们的智驾能力能支撑「全民普及」的宏愿吗?
2025 年才刚刚开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