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通讯员穗教宣 2月12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到,将分布落实相关举措,并严禁“拖堂”或其他事由挤占学生课间时间,争取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达到0.9人以上。
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到秋季学期前,全市小学课间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初中下午课间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30分钟大课间和每节课40分钟时间不变;各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点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的学校比例不少于30%。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小学15分钟课间(初中下午15分钟课间)、30分钟大课间,以及课后“430”均常态规范落实。
分步推进:
小学全天和初中下午课间调整为15分钟
大课间和每节课时间不变
根据《通知》,广州将分步推进落实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到秋季学期前: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课间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初中下午课间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30分钟大课间和每节课40分钟时间不变;
各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点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的学校比例不少于30%;
鼓励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结合实际,统筹安排每天的综合体育活动;
推动高中(中职)学校每周3-5节体育课,有条件的学校试点每天1节体育课,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求。
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小学15分钟课间(初中下午15分钟课间)、30分钟大课间,以及课后“430”均常态规范落实,落实校内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求;
推动高中(中职)学校每周3-5节体育课,有条件的学校试点每天1节体育课,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求,因地制宜增加校内综合体育活动时间。
严禁“拖堂”或其他事由挤占学生课间时间
广州市教育局表示,各校要利用2025年春季学期起到秋季学期前这个缓冲期,按照“全面落实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推进落实中小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的目标要求,从学校管理、教师安排、课时编排、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工作进行调整优化,确保秋季学期起各项工作准备充分、运行顺畅。各校要加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教研,重点就15分钟微课间体育活动和新增体育课进行教学研究,制定微课间体育活动指引,提升课间微运动质效,确保实施效果。
落实“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每天1节体育课”将对学校的体育师资、场地设施提出新要求、新挑战。市教育局表示,各区要加快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建设,争取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达到0.9人以上,充分挖掘校内校外潜力、盘活各类资源,采取多种办法予以保障。
《通知》要求,各区教育局要制定落实“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每天1节体育课”的实施方案,加强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和体育活动时间安排,严禁“拖堂”或其他事由挤占学生课间时间,不得限制学生课间活动自由。各区需明确辖区内30%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试点学校名单。
同时,各校应按要求把每天2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安排(附上级行政部门监督电话及邮箱)通过学校网站、公众号、公示栏、学校工作群等向全体家长公布,接受公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