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健全学校章程实施保障机制”。校(园)长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但现实中校(园)长在一个任期结束后调到新岗位,许多地方都是自然轮值或者补位,忽视了对任期内的办学成效、队伍建设、学生成长等进行考评。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方法上进行引导,为校(园)长成长提供更科学、精准的支持与指导。

来源 | 《中国教师报》区域版

作者 | 井光进 中国教育学会

教育行政专委会副秘书长

从教育治理实践看,各地基本都建立了校长任期制,每个任期大约在3—5年。

实行任期制,本意是为了便于校长在一个稳定的管理周期内能够从容地统筹规划治校办学,按轻重缓急落实各项育人任务。此项制度便于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一般情况下,校长每个任期结束后,根据评价结果,要么继续下一个任期,要么转任其他学校或岗位任职。那么,在每个任期结束的时候,校长需要交一份什么样的办学成绩单?

1. 一份自我认定的总结单

每一个任期结束,教育行政部门都应当给校长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沉淀的机会。引导校长写出一份综合全面的自我鉴定报告就是很好的选择。

这份报告应从校长治校办学的各个方面梳理上一个任期的工作亮点、最出彩的事项及自身的不足,甚至是遗憾,作出全面总结和系统分析。

当然,这份任期总结要有厚重性,不仅是过往诸事的记叙,也不只是一件一件事情的“流水账”,更重要的是呈现从事学校管理和育人工作背后的深度思考,也就是贴近教育规律和育人实践的理性认知。

这样一份厚实的自我认定,必然是对上一个任期办学思想和治校理念的梳理和升华。

2. 一份指标翔实的体检单

对校长任期的评价应有一套科学规范、指向精准的指标体系作为指南。这个指南应当涵盖校长治校办学业绩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从实践看,学校的治校办学评价至少应包括基础性指标、创新性指标和满意度评价等方面。

基础性指标一般是校园安全、规范办学、用人和财务管理、民主治校等日常管理中必须做好的规定性任务;创新性指标一般是基于学校办学实际,鼓励学校自主开展、旨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长远发展的创新性任务。创新性指标更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特质,是校长任期评价重点看待和评鉴的事项;满意度评价主要是考量校长在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过程中,为师生、家长和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质量和公平度。

校长的这份“体检单”需要强化育人导向,基于育人成效建立起规范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越翔实具体,校长任期结束的“体检”就越具针对性和导向性。

3. 一份多方参与的诊断单

人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做校长有时也是如此。在校长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师生评价等多种评价,就是以多元共治的思维体现评价的科学性。

其中,专家评价旨在解决“外行看热闹”,实现“内行看门道”。学校的育人成效、课程领导、现代治理等取得的业绩和发展样态需要专家评价;同行评价是以同行的角度来看待治校办学成效,评价校长在同类学校的地位和认可度。我们知道,专家来自校外,强调其专业性但他们对学校办学实情了解不够;教职工了解办学实情,但从学理和规律的角度思考学校问题不多。在校学生也可以参与评价,但基于学生的特殊地位,其评价结果仅供参考。

多方参与和指标翔实的评价体系是对应一致的。各个层面的评价主体,其评价维度和评价视角是不同的,唯有这种全面性及汇集起来的“公约数”,才能更立体综合地体现校长的任期业绩。

4. 一份专业发展的指导单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或“心理自由”时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因此,对中小学校长的任期评价,不应只是一种考核、一种压力的传输,而应当成为校长专业发展的指导和遵循,是一种发展性评价。

对中小学校长的任期履职评价,既有教育部门各种办学和任职专业标准的规范,也有对校长“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总体要求。我们需要对照这些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维,通过校长任期的系统综合、务实有效的评价体系,为每位校长出具一份个性化的专业发展指导单。

在此过程中,要切实用好数字化手段,注重平时的素材收集,用人工智能手段实现“精准画像”。

只有把评价作为诊断和服务,才能让校长从内心认同并期待这样的评价。

5. 一份开启新任期的任务单

任何对未来的选择都是基于对过去的准确判断。对校长的任期评价要起到为校长开启新赛道的参照和镜鉴作用。在校长进行自我总结时应列明任职意向,作为综合评价时的重点观察事项。同时,将校长任期的评价情况和各项指标的呈现情况作为校长是否续聘或按照人岗相适原则调整工作岗位的依据。

在此基础上,通过任期评价指标体系的引导和具体评价过程中获得的感触,让校长结合自身实际思考是否继续新的任期。如继续新的任期,那么在新的任期里自己计划取得哪些新业绩及从哪些方面入手?通过评价引发这样的思考,对发挥校长任期制的优势很有价值。

所以,对校长的任期评价不单是验证其作为校长是否优秀、称职还是不胜任,而在于如何引发校长的思考,怎样使校长变得优秀,以至于在今后治校办学的各方面变得更加胜任。

欢迎订阅《中国教师报》

我们一起携手成长!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

来源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