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对于许多在外打拼的游子来说,这一天注定是无法与家人相聚的。新年的第一次月圆,更像是一次过年后心情的“倒春寒”,不再是一场热闹的家族聚会,更像是一次对“异乡人”身份的再次认证。

对他们来说回家很难,但一份元宵的温暖和“家”的味道却并非遥不可及。全季酒店用一碗热腾腾的汤圆,抚慰了每一位异乡人的心。


一碗时节的味道,抚慰每一个想家的中国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的概念也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它从地理意义上的出生地,逐渐转化为心灵意义上的归属,是一个即便身处异乡、孤独漂泊时,也能让你感受到安全和温暖的地方。从乡土故园到城市落脚,“家”不仅是一座房子,更是一份内心的慰藉与期许。

而对于很多国人来说,元宵节的意义其实和春运抢票一样——属于一种“团圆期许”。洞察到这种不易察觉的情感需求,全季将它化为了一口质朴却温情的味道。

元宵节当日,全季酒店联合上海黄浦区外滩街道红十字会,在全季上海金陵东路酒店门口特别打造了一个“全季汤圆铺子”,将欢庆与温暖带到了每个往来的路人。


一份红枣老白茶汤底的汤圆,一盏寓意美好祝福的手提灯笼,这份恰逢其时的心意,让家的味道,在一碗热腾腾的汤圆中得以延续。全季,将一份团圆的情愫送到每一个漂泊者的心田,此时此刻,家乡虽远,但心里的这份归属感,是暖的。


有人情味的酒店,才是旅人出门在外的安心停靠点

对于全季来说,一桩桩一件件的暖心之举,从来不是为了利润,只讲人情味。平日里,每一杯递出的热茶,大堂里每一盏让路人短暂停留的灯光,都承载着我们服务的真心。这些事情听起来很普通,也许看上去不“划算”,却埋藏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在长沙,一位女士在大雨中被淋透,没能在五星级酒店里的要到的一次性拖鞋,却在对面的全季里“唾手可得”,前台二话不说直接递上,让她在这个雨天从头到脚有了温暖的感觉。后来她提到,大雨会停,衣服会干,但全季工作人员的那份善意却被她永远留在了心里。


寒冷的季节,不仅住客和路人需要一点温暖,城市里忙碌的一线工作者同样也需要一个喘息的地方。在冬日的全季上海陆家浜路店,这里早已成为附近外卖小哥的“下午茶据点”。全季的大堂对所有人敞开,过路人可以进来喝杯热水,外卖员可以坐下歇脚,甚至可以借用充电器和洗手间。几分钟的放松和喘息,虽然不复杂,却是一份“看见”每一个普通人的真诚。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特殊时刻里的一杯热腾腾的红糖姜茶,一瓶冬暖夏凉的“离店矿泉水”……这些看似不值一提的瞬间,却能在许多人心中留下深远的印记。


全季酒店从不在乎这些小小的投入能带来什么“回报”,也不计较这些举动是否符合所谓的商业逻辑。全季用一次次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包容着每一种生活的场景,用一份份无法量化的信赖和好感重新定义“何为真正的服务”。

有人味儿,有温度,一切从心出发,全季最简单、最真诚的方式,让每位客人在异乡的旅途中重拾片刻的归属和安心。


全季3000店,打造3000个旅途中的心安居所

今年立春之际,全季迎来了3000店的里程碑。每一家全季酒店,都是一盏温暖的灯,为奔波在路上的旅人照亮归途。

从清晨的一碗粥,一颗流油的咸鸭蛋;再到晚归奉上一杯老白茶,夜间脚下自动感应亮起的那盏灯…… 15年来,全季一直在用细节诠释什么是“此心安处是吾乡”。未来,全季将继续深耕服务,以更优质的空间体验和更温暖的人文关怀,陪伴旅人走过每一个美好的时节,成为他们最心安的归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