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9
“感觉穿越回到了唐代,让我感觉传统文化和诗词不再是古老的文字记载,而是通过精心编排、让群众主动参与演绎的形式焕发出的新的生命力!”
2月12日晚,重庆市璧山区秀湖公园荧煌隐庐小院内古韵悠长,掌声不断。
一场由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宣传部、重庆市璧山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重庆荧煌隐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大理市留翠坊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承办,主题为“社科普及·璧定有您”的璧玉唐韵·社科音乐季的活动在《唐代祈福大典》中拉开帷幕。
“璧山于唐至德二年设立建制,因境内‘山出白石,明润如璧’而得名。”
“唐代祈福大典是为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而举行的隆重仪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传统……”
“七言歌行体出自古乐府,花间词派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
活动现场,璧山的历史由来,什么是词牌?什么是七言歌行……这些知识均在活动中得到诠释。在现场,璧山区社科联以歌曲为桥梁,以文化为传承,以互动为基础,通过还原《春江花月夜》《将进酒》《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经典古诗词曲目的创作背景和人物故事,以音乐、文化、汉服与舞乐的多元融合,通过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的形式,为广大群众呈现一场能参与、能感受的沉浸式体验,让群众在音乐的熏陶中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有别于以往单一的宣传形式,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中,璧山区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社科普及之中,创新通过发动群众报名参与,共同策划、编排音乐剧、情景剧、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持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进一步丰富拓展璧山“社科普及·璧定有您”品牌行动,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形式,让群众共同参与其中,在享受美妙旋律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目前,璧山区充分发挥区级社科普及基地引领作用,建好用好社科普及微阵地,持续构建“15分钟”优质社科普及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璧玉书房”微阅读共享空间、暖心驿站、乡情陈列室等,增设社科普及微阵地30个,微阵地增至160余个,共开展各类社科普及活动300余场次。
“传统文化活动要让群众亲身参与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才能用心去体验、用情去传承。”璧山区社科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创新尝试,通过打破观演关系的界限,让群众在有趣的空间状态下参与其中,通过高质量的文化普及活动激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把文化建设融入到重庆超大城市治理之中,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讯员 涂伟 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