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IP主题乐园“扎堆”布局
“哈利·波特”落沪,预计2027年开门迎客
据锦江国际集团消息,2月12日,锦江国际集团宣布与全球领先的媒体和娱乐集团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全球体验事业部签署合资框架协议,共同开发华纳兄弟(上海)制片厂之旅——“哈利·波特”的诞生。
此项目位于上海锦江乐园,预计将于2027年开放营业。继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之后,这是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在中国的首次落地。目前,合资协议与项目启动仍处于监管审批阶段。据了解,该项目预计占地面积约53000平方米,规划包括室内区域以及外场区域。
解读:今年春节前夕,运营超40年的上海锦江乐园暂时闭园,进行为期两年的改造升级。作为上海市第一个大型现代化游乐场,锦江乐园于上世纪80年代开业,是众多上海人的童年回忆,但在以上海迪士尼为代表的大型沉浸式游乐项目兴起背景下,其竞争力明显不足。
去年4月,上海闵行区人民政府曾在一份政协提案回复中提到,锦江乐园拟与华纳兄弟探索集团通过合资方式,引入“‘哈利波特的诞生’工作室之旅”项目,100%还原电影经典场景,具有沉浸式体验、室内外园区同步规划、区域整体焕新等特征。
锦江国际集团公众号发文表示,此次改造引入国际知名IP哈利·波特,将强力激活锦江乐园的品牌价值,精准释放消费活力,使其成为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影迷和粉丝的地标性项目,成为国内游玩体验项目中的新爆款和上海文旅新亮点。
据初步测算,引入哈利波特主题乐园的锦江乐园,拟实现年接待游客200万—250万人次,营收1.5亿—2亿美元,息税前利润4000万—800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哈利波特主题乐园,位于金山枫泾的上海乐高乐园将于今年5月正式营业,小猪佩奇(主题乐园)也要落户上海崇明区。
作为我国首个GDP“5万亿”城市,2024年上海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40.19亿元,同比下降了3.1%。对此有专家解读,从细分指标来看,上海2024年的社消零增速表现稍差,主要原因是基数大和高端消费有所下滑。
今年初,上海市常务工作会议原则同意《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并指出,要做强上海旅游大市场,加快推动旅游品质提升,全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让旅游成为引领消费的新引擎、新潮流。要做实上海旅游大融合,既要强化区域联动,又要深化文旅商体展融合流,延长消费链条,切实放大溢出带动效应。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乐园经济市场规模已接近600亿元,预计到2028年这一规模将突破1100亿元。而1元钱主题公园的投入,据说能够带动城市3.8元的收入,拉动上下游产业6到15元的收入,整体带动比达到1:18.8。
#动向
正式批复,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来了
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批复同意新建厦门机场命名为“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据悉,该机场坐落于大嶝岛东南端,项目总投资555.74亿元,总体规划核心区面积20.16平方公里,以“1个主航站区、2端进场交通、3座航站楼和4条跑道”为基本格局,分三期建设,计划2026年具备通航条件。
广州南沙出台15条措施支持企业规模效益双提升
日前,《广州市南沙区推动工业企业规模效益双倍增若干措施》印发,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支持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双提升。推出15条具体政策,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全面支持企业实现规模效益双倍增,引领带动南沙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支持企业规模倍增方面,南沙区将对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至1500亿元的企业,分档给予10万元至2000万元奖励,鼓励龙头企业向更高能级跃升。
南京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
2月11日,《南京市推进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施行。去年11月,工信部公布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南京、武汉、青岛、深圳、苏州、上海、宁波、广州、沈阳、成都10个城市入选,此次南京率先出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江宁区、江北新区两个区域为主承载核心建设区,培育全链自主的“5G+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到2027年底,力争“5G+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3500亿元的总体目标。
杭州国土空间总规详版正式发布
日前,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开稿),当中专门开辟“区域协同”章节,包括杭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引领杭州都市圈协同发展等内容,其中还涉及多条仍在规划和前期推进阶段的交通线路,如“加快建设杭临绩铁路”,此外,宁杭铁路二通道、沪乍杭铁路、沪杭城际铁路、杭州湾货运铁路等线路也出现在规划中。
苏州通用机场将于2026年建成
2月10日下午召开的2025年苏州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暨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上透露,苏州交通建设迎来关键3年。按照计划,苏州通用机场将于2026年建成,通苏嘉甬高铁、苏南运河“三改二”项目将于2027年建成,3年后“空铁水”主要瓶颈制约有望全部打通,苏州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蓝图将落地成真。
#数读
乘联会:1月乘用车销量环比降三成,吉利国内零售超比亚迪
2月11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举办月度数据发布会,2025年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降31.9%。乘联分会认为,1月乘用车零售处于低位,主要受到春节假期,以及去年年末消费者为享受补贴已提前完成置换购车等多重因素影响。由于汽车补贴政策在今年延续,预计2025年车市将实现“低开高走”,后续潜力巨大。
新能源汽车零售实现同比逆势增长。1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94.0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零售销量达到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1.5%,虽未回到去年高点时的50%以上水平,但较去年同期渗透率仍提升9个百分点。
车企方面,1月新能源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厂商达到14家,同比减少4家,环比减少6家。其中,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位居前三名,销量分别为29.6万辆、12.1万辆、6.78万辆,特斯拉中国以6.3万辆位居第四。
#放榜
31省份1月CPI出炉:27地上涨,宁夏“11连降”
据中新经纬消息,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5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2025年1月31省份CPI同比上涨省份在连续五个月减少后大幅增加。其中27省份同比上涨,4省份同比下降,上月“涨平跌”省份分别为13个、8个和10个。
具体来看,福建、上海、浙江、四川、陕西、天津、安徽、贵州等8省份涨幅超过全国水平;山西、湖北、湖南、广东、重庆涨幅与全国水平持平;江西、广西、云南、青海、新疆、北京、辽宁、江苏、河南、山东、海南、甘肃、黑龙江、西藏、河北、吉林、内蒙古、宁夏等18省份涨幅不及全国水平,其中宁夏连续第11个月同比下降。
另外,从增减幅来看,2025年1月,仅有西藏同比数据较2024年12月减少;上海、广东同比数据增幅最大为0.8个百分点。
本期编辑 | 杨欢
*题图来源:摄图网_500744535 *城市进化论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