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一大早,余承东发文表示:“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说这话的背景是,2月10日晚,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加速高阶智驾普及。
有网友评论说“余总破防了”。
这让我想起了比亚迪李云飞此前说过的一段话,我觉得用这段话来回应余承东,还挺合适的。
李云飞是这样说的:“一个好的技术,通过一个好的产品,还要有好的价格,消费者是最大受益方,消费者肯定是受欢迎的。本身比亚迪和华为都在深圳,也是战略合作伙伴,在很多领域都有合作。对余承东余总,对华为我也是非常尊重的。我个人觉得,发布会也好,论坛也好,如果少一些对比,会有更多人喜欢余总,也会给华为品牌加分。”
我之所以会想起这段话,是因为与余总的“拉踩”相比,显然李总的观点格局更大,更具有合作意识,也更为用户着想。
“好技术,就应该人人可享!”
智驾技术给驾驶者带来的好处有目共睹——可实时感知路况,规避风险,司机有时候会疲劳驾驶,但智驾不会,能大幅提升驾驶安全。
然而,在2月10日之前,智驾车型基本上都在20万甚至更高,高昂的价格让大部分人望而却步。
但是,从2月10日开始,这种格局被打破了——比亚迪率先将高阶智驾引入全系车型。其目的也非常明确,那就是希望大幅降低驾乘的安全隐患,推动中国汽车行业高阶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比亚迪做了一件对行业、对用户都有益的事。
余总还提到所谓的“断代领先”,就像5G比普通网络快得多。我觉得这话也值得商榷!
技术再牛,如果只能装在高端车上、价格贵到普通人买不起,那它对普通人又有多大意义呢?就像5G再好,如果只有少数人能用,大多数人还在用2G,这能叫“进步”吗?
比亚迪把高阶智驾技术装到全系车型上,这才是真本事。
让普通家庭也能用上智驾,这才是把技术用在了刀刃上!
智驾的真正价值不是炫技,而是减少事故,让出行更安全、便捷。
要知道,老百姓真正在乎的是:技术能不能让我开车更安全?能不能让我少花钱?比亚迪把高阶智驾装到10万级的秦PLUS甚至价格更低的海鸥里,让普通家庭也能用上,这才是把技术用在了刀刃上。
再说句大实话:智能驾驶想要更安全,靠的不是某一家公司闭门造车,而是让更多的车都用上这技术,数据多了系统才能越学越聪明。
比亚迪和华为都是中国企业的骄傲,两家在通信、智驾(方程豹)本来就有合作,没必要搞“互踩”。技术竞争应该比谁更惠民,而不是比谁更会打嘴仗。
余总说技术“境界不同”,但消费者更在乎的是:“好技术,好产品,还要有一个好的价格”——在这方面,比亚迪用行动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