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电影市场。港股市场多数影视娱乐股也搭上了这班“快车”。2月10日,高雅光学涨超13%,阿里影业涨超6%,猫眼娱乐涨近3%,IMAX中国涨1.5%,影视娱乐板块一片向好。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36亿元票房登顶中国动画电影之巅,打破“国漫低幼化”的刻板印象。如今,《哪吒2》携前作光环归来,不仅以首日预售破亿、三日票房超15亿元的势头刷新纪录,更以“IP裂变”之势席卷衍生消费、跨界合作与产业生态。



图源来自《哪吒2》官方

从单一电影到超级IP矩阵,《哪吒2》的爆发不仅是一场电影的胜利,更揭示了中国文化IP从内容创作到商业生态的全新范式。

票房神话:数字背后的IP爆发力

截至2月11日,猫眼数据显示,《哪吒2》突破89亿票房,刷新中国影史最高记录,遥遥领先于第二名《长津湖》的57.7亿票房。

据猫眼最新预测,《哪吒2》的最终票房将超过142亿元,成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冲击全球电影票房榜前七。这一成绩背后,是超4000人的制作团队、1900个特效镜头的极致打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核的现代化演绎。

第一部《哪吒》凭借“逆天改命”的核心理念与鲜明的反叛形象,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功积累起庞大的观众基础,为续作的推出奠定了坚实根基。第二部延续这一主题,捕捉到当下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存在主义焦虑”,引发强烈共鸣。

此外,影片还深入探讨了身份认同、规则正义等话题,打破传统主旋律电影宏大叙事的模式,极大地拓展了叙事的深度与广度,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情绪宣泄窗口,最终形成“全年龄段通吃”的效应。



图源来自《哪吒2》官方

官方数据表明,在《哪吒2》的观众画像里,25岁以上群体占比高达58%,这一数据有力地证实了成人向动画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而“自来水”口碑效应(豆瓣开分8.5,短评数量超60万条),再次表明IP价值的核心在于实现情感共鸣与工业化品质的完美平衡。

不仅如此,影片在制作过程中巧妙融入三星堆纹路战甲、敦煌色调天庭等极具特色的东方美学元素,进一步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同时,通过申公豹、敖丙等角色展开多线叙事,精心构建起更为宏大的“中国神话宇宙”,为后续衍生作品埋下伏笔。

这也体现了内容IP的“第一性原理”,即优质的故事与精彩的呈现,才是吸引观众并取得票房成功的关键所在。

而阿里影业作为《哪吒》系列电影的制作、发行方之一,也深谙这一道理。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火,到如今《哪吒 2》刷新票房纪录,基于对高质量内容的追求,阿里影业与制作团队紧密合作,在内容创作、数字化技术应用等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此外,除了在国内上映,该电影也在进军海外市场,计划在北美、东南亚等40余国上映,探索文化输出新路径。当地时间2月8日,该影片在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TCL中国大剧院举行北美首映礼,2月14日正式上映。

《哪吒2》的成功不仅在于刷新国内纪录,更被央媒誉为“中国电影百年里程碑”,推动国产动画走向世界。正如光线传媒CEO王长田曾坦言的那样,“哪吒IP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中国动画工业体系迭代的必然产物。”

从“电影周边”到“生活方式IP”,衍生经济在狂飙

如果说票房是IP价值的“第一战场”,那么衍生品就是检验商业生命力的终极试金石,是IP商业价值的重要体现。《哪吒2》上映同期,其衍生品市场便迎来了“抢购潮”。

以泡泡玛特为例,在与版权方对电影进行深度沟通后,其选择了一条更激进的路径,不同于以往传统影视衍生品的开发滞后于内容热度,而是与电影上映同步推出产品。

这次,泡泡玛特不仅实现了产品的高品质,还还原了电影中不少经典名场面,并进行了二创设计。正因为如此,泡泡玛特于1月30日在天猫官方旗舰店发售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系列手办盲盒,平均每天超过2万人在线搜索,上线仅8天时间销售额破千万。

不仅如此,由泡泡玛特牵头的IP衍生浪潮,正在逐渐发酵。

据淘宝方面消息,目前平台上由饺子创作的哪吒系列形象授权周边在平台上销售额已经突破了5000万,其周边种类覆盖盲盒、卡牌、毛绒、搪胶娃娃、胶片卡、冰箱贴、徽章、贴纸等数十种,且成交量还在继续飙升。



图源来自《哪吒2》官方

如果说与哪吒人物形象直接关联的衍生品是IP价值放大的第一步,那么蒙牛借势推出哪吒限定包装产品,长城汽车旗下的坦克品牌也与哪吒联名主打车型“一定红”,更形成了显著的跨界效应。

不仅如此,荣耀与《哪吒2》合作的主题门店也吸引不少消费者打卡,而哪吒主题快闪店也陆续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单店日均客流超万人次,这些快闪店不仅是销售衍生品的场所,更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哪吒文化体验空间,让粉丝们能够更近距离地感受哪吒IP的魅力。

由此可见,IP衍生可以不再局限于电影周边,而是逐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场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入口。从人们日常使用的快消品,到手中把玩的潮玩,再到线上的互动娱乐,哪吒IP无处不在,其商业价值正以指数级裂变。

当IP货币化的形式不在单一,源于IP的创新与生态的重构,加上IP产品飞轮及全球扩张,将推动整个IP价值链步入强劲成长期。

产业范式革命——中国IP全球化的“临界点之战”

如今,《哪吒2》的IP效应已超越单一作品的范畴,正在重塑中国文娱产业的底层逻辑。

作为两部《哪吒》的主要出品方,光线传媒在成立之初投资便整合了20余家国内一线动漫团队。这次《哪吒2》更是集结了138家国内制作团队,包括《大圣归来》《深海》等头部项目的核心技术支持,形成从剧本开发到特效制作的完整产业链协作网络。

通过这种整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技术的共享,也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同时,为后续封神宇宙系列作品的推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预示着中国动画已经突破“小作坊”的模式,形成分工明确的工业化体系。

资本端,IP衍生品预售模式吸引了红杉、高瓴等机构设立专项基金。以往,IP的估值主要依赖于票房预期,但随着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IP的全生命周期收益逐渐受到重视。

《哪吒2》衍生品的火爆销售,让资本看到了IP在票房之外的巨大商业潜力与更多可能性,推动IP估值模型从“票房预期”转向“全生命周期收益”。这种转变不仅为电影产业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支持,也为IP的多元化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而《哪吒2》的全球化,以奈飞花费2.3亿购买全球流媒体播映权为开端。目前,马来西亚、印尼等地院线都已进排片,据红星新闻、央视新闻消息,上座率达90%以上,多个热门场次电影票均已售罄。这也是中国IP首次在全球市场与迪士尼展开正面竞争。

《哪吒2》在海外市场取得的突破,不仅是票房上的胜利,更是文化输出的重要成果。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国外观众了解到中国的神话故事和价值观。

据咨询机构沙利文预测,以《哪吒2》为代表的国产IP将在2025年占据全球动画衍生品市场15%份额。而《哪吒2》作为这场产业范式革命中的关键力量,正在引领中国文娱产业从“内容输出”迈向“规则制定”的新阶段。

《哪吒2》的爆发绝非终点。当IP价值从银幕蔓延至消费、科技、资本领域,中国文娱产业正在书写一个更具野心的叙事——不仅是制造爆款,更是构建跨越文化、产业与国界的超级生态。这场始于一个“魔童”的冒险,或许终将缔造属于中国文化IP的“封神宇宙”。

作者:璟松

来源:港股研究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