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向来是电影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

在众多影片中,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凭借着金庸原著的强大IP和徐克导演的名号,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



可谁能想到,这部电影最后成了春节档的最大笑话,口碑直接“翻车”翻到外太空,最后连俩熊都没打过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打着经典改编的旗号,2025年大年初一一上映,就吸引了无数观众走进影院。

毕竟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那可是几代人的武侠启蒙,郭靖黄蓉的故事家喻户晓。



徐克呢,也是拍出过《青蛇》《梁祝》这些经典影片的大导演,大家都觉得这次强强联合,肯定能带来惊喜。可现实却给了观众狠狠一巴掌。

电影上映没几天,社交平台上就被吐槽声淹没。

有网友无奈地说:“我本来想着,就算它拍得一般,冲着金庸的原著,也能凑合看。结果呢,观影的时候我哈欠一个接一个,旁边的朋友都笑话我昨晚没睡好,其实我是被这电影‘催眠’了

中间实在无聊,我看了好几次表,盼着赶紧结束,最后实在忍不了,提前离场了,这钱花得太冤。”

还有网友调侃:“这电影就像一场闹剧,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看一场混乱的表演,浪费了我的时间和感情。”



咱们先来看看这剧情,简直是漏洞百出

江湖线,本应该是充满江湖恩怨、侠义豪情的精彩篇章,结果在这部电影里,成了大段大段的旁白拼凑。

前一个小时,郭靖和黄蓉轮流念旁白,就像在听有声小说,画面在各种回忆里跳来跳去,根本不成线。

一会儿郭靖说着和黄蓉的相遇,画面就配上策马奔腾;一会儿黄蓉又开始回忆被追杀,硬生生插入以前的剧情。

这哪是《射雕英雄传》,分明就是“x分钟看完大半本射雕”的精简版。

而且,这功夫特效也太敷衍了。

降龙十八掌就挥挥手带动点气流,一阳指就是手指一伸,周身冒点气流,九阴真经更离谱,直接是几个透明风火轮绕着人转。



这特效水平,还不如十几年前的武侠剧,观众们看得直摇头。



战争线呢,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靖的“侠之大者”形象,本应该是通过他在战争中的抉择、挣扎和坚守来塑造的。

但在电影里,郭靖全程像是在谈情说爱,和黄蓉手拉手挡在蒙古大军和襄阳军队之间,然后对着大汗讲几句大道理,大汗就感动撤军了。

这剧情,也太儿戏了吧!



原著里郭靖经历了那么多磨难,才领悟到“侠之大者”的真谛,可在电影里,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观众根本感受不到郭靖的成长和他所承载的侠义精神。

爱情线,看似是重点打造,实则和战争线完全割裂。

一大半的内容都是你爱我、我爱你、三角恋的戏码。

黄蓉和华筝这两个重要女性角色,被塑造得一塌糊涂。



华筝,在原著里是个骄蛮但不刁蛮的草原女儿,勇敢直率,十几岁就能单领一支兵。

可在电影里,她被郭靖拒绝后,就只会在营帐里疯狂摔打,还扬言要砍人脑袋,完全没了原著里的英气。

演华筝的演员其实挺不错,眼神里能看出角色的骄傲自信,可惜被剧本拖累了。

黄蓉呢,庄达菲一亮相,观众就觉得不对劲。

黄蓉本是古灵精怪、足智多谋的,可她却把黄蓉演得忧郁沉闷,台词尾音老是往下掉。

她和肖战的表演都很生硬,肖战全程紧绷着脸,台词也差,在桃花岛决裂那场戏,像是在念诗,完全没有情绪。



黄蓉在电影里几乎没什么高光时刻,本该是她的智谋和武功大展身手的地方,都被爱情戏取代了,沦为了郭靖的附庸,这让喜欢黄蓉的观众们失望透顶。



一部电影的失败,导演肯定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徐克这样的大导演,拍出过那么多经典作品,大家对他充满了信任。可这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却让人感觉他拍得很敷衍。



有这么好的原著打底,本可以精心打磨剧情,把江湖的侠义、战争的残酷、爱情的美好都展现出来,可他却没有做到。

这不仅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也是对经典的不尊重。金庸先生创造的武侠世界,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和情怀,这样随意改编,真的合适吗?

观众们可不是傻子,不会为了所谓的IP和明星阵容买单,大家真正想要的,从来都是一部用心制作、尊重原著、能引起情感共鸣的好电影。

(木易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