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作为年市、社火、庙会、灯会等特色民俗活动举办地,被写入春节申报文本,成为其中的精彩篇章之一。

讲好非遗故事,弘扬黄河精神。2025年2月13日15:00,“黄河岸边话非遗”系列活动第七期——浚县正月古庙会主题直播将与广大网友见面。



“黄河岸边话非遗”系列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协同机制秘书处、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沿黄九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协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作为执行单位举办。

活动通过邀请沿黄九省(自治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做客河南非遗直播间,进行不同地区间文化交流互鉴,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聚焦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加强区域合作与文化交流,弘扬黄河流域优秀非遗项目和保护传承精神。

本期直播将以春节申遗成功为契机,以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为主题,对庙会期间的社火、年市、灯会等特色民俗活动及地方特色美食、非遗好物等进行现场直播,展现春节期间浚县庙会的浓浓年味,并特别邀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社火(浚县民间社火)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孙书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泥塑(浚县泥咕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宋楷战、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王中文、浚县人民文化馆副馆长张福彬进行对话和交流,为我们讲述浚县正月古庙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千年古庙会的独特魅力。



浚县正月古庙会是黄河流域极具代表性的民俗,更是民间文化艺术活动集中展示的大舞台,正月初九和正月十六为其“出会日”,至今已传承了近两千年,拥有厚重的历史内涵与鲜明的地域特色。其表演形式主要有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龙灯、抬阁和背阁、抬老四、顶灯、大头舞、散河灯等。浚县正月古庙会保存了文化的生态性与多样性,是黄河流域特色文化的集中展示,与山东泰山庙会、山西白云山庙会、北京妙峰山庙会并称华北地区四大庙会。



本次直播将通过镜头行进式来拍摄、展现浚县古城热闹欢乐的春节氛围,全方位展示浚县民间社火精彩纷呈的表演,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这场延续千年的文化狂欢和浓郁的非遗年味儿。



直播将聚焦线上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联合中国文化报、河南日报、郑州日报等20多家支持媒体助力宣推,还有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都市频道、民生频道,大河报、大河网、搜狐、百度、华人头条等10余家媒体通过抖音、快手、视频号、B站等多平台账号公益直播支持,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带动全民共同参与保护传承,共绘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新篇章,让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千年庙会传非遗,浓郁年味儿闹元宵。2025年2月13日15:00,让我们相约河南非遗直播间,共赴千年古庙会的狂欢盛宴!

来源: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