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对银行股的热情仍在延续。
2月11日,香港联交所披露平安及旗下平安资管已于2月6日连续增持3家银行,将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分别拉升至6.07%、6.05%、6.06%。
依照当日股价估算,一日内,平安用于增持银行股的资金,已达4亿港元。
此前中国平安与旗下人身险公司、资管公司曾密集举牌银行股,于2024年末至2025年初增持建设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至5%,增持工商银行H股至15%。
从标的看,平安红利资产偏好明显,举牌标的均为高股息的大行H股。
这一选择在市场预期内。
2024年的新一轮“举牌潮”中,险资策略持续切向防御、高股息特征进一步强化。
一是低估值的港股增配明显,被举牌公司中过半为股息表现更好的H股公司;
二是举牌标的普遍集中在公用事业、环保、银行等高股息行业,以及医药、非银等未来或有协同可能的行业。
不过相较同业,平安本轮发起举牌的时机稍显迟缓。
综合保险行业协会数据,平安上一轮集中举牌发生在2018-2019年;而2019-2024年期间,保险业已爆发过2轮“举牌潮”。
第一次是2020年结构性“牛市”期间,以头部险企为代表的险资曾完成举牌24次。
彼时的资本市场整体回温,电气、食品等板块涨幅居前,率先进入新会计准则过渡期的国寿、太保等头部险企频繁举牌,对高股息红利资产表现出一定偏好。
第二次是2023-2024年期间,随着险企集体步入新会计准则过渡期、权益市场呈现底部回温迹象,险资对红利资产的侧重持续凸显。
在2024年末平安举牌前,其余险企已在年内完成近20次举牌。
举牌后的持续增持,亦体现了平安对当前形势下红利资产的看中。
申万宏源曾在研报中指出,“平安增持银行H股或出于资产配置及业务发展双重考量,兼具积极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号召的正外部性。”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年初至今银行股表现平稳,好于红利板块,在重估银行信用风险资产背景下,预计上半年仍有确定性较强的回报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