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镌刻着奋斗的年轮,记录着跨越的瞬间。
过去一年,云南准确把握政法工作的时代方位,聚焦服务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紧扣全省政法工作“151”思路,新时代平安云南、法治云南新画卷徐徐铺展。
在这幅长卷中,有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实践,有坚决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的法治担当,有服务和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的法治作为,有以人民为中心守护群众美好生活的法治护航……
这一年,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7.25%,再创历史新高。数据背后,凝聚着人民群众对平安幸福的向往与期盼,更是政法工作与民心同频共振的生动写照。
西山警方/供图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平安云南建设迈出新步伐
云南作为文旅大省、多民族省份以及我国西南的重要门户和战略通道,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政法工作规律的现代化路子?答案和方法就在平安云南建设的每一次实践中。
为全力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我省积极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通过建机制、明职责、强贯通,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目前,全省州(市)、县(市、区)、乡(镇)三级综治中心建成率为100%,村级综治中心建成率达97.8%。
我省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新途径,临沧“萤火虫”普法教育实践基地、“乖唠勐”民族调解室为民服务出实招;丽江古城基层“说事”有商有量,矛盾纠纷“议”起解决;西双版纳“普法+解纷+共治”用心用情化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一批特色调解品牌,是云南交出的新时代“枫桥经验”答卷。
全省继续实施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十百千万”工程,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矛盾29.6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
扫黑除恶常态化,守护平安千万家。我省以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为牵引,抓实线索核查、依法办案、“打伞破网”“打财断血”等重点工作,依法、准确、有力惩处黑恶势力犯罪,推动一批案件线索取得实质性突破、新一轮重点行业领域整治工作及时启动,群众对扫黑除恶斗争成效满意度达97.03%。
针对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我省各地推动构建上下联动“一体化”格局,扎实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全省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下降8.35%,以法治力量用心护航“花蕾”向阳生长。
全省法院严厉打击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和跨境犯罪等各类刑事犯罪;省检察院与北京大学法学院联合成立“云南省跨境犯罪研究基地”;公安机关抓获并押解回国5批次1846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跨境犯罪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祖国西南边疆更加安全稳定。
蹄疾步稳、扎实推进,当平安之风吹拂云岭大地,群众的幸福生活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记者 陈磊/摄
推动政法领域改革 执法司法质效实现新提升
发展出考题,改革谱新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是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我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政法领域改革、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改革和建设等改革要求,细化任务分工,全力推动改革,执法司法质效不断提升。
云南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实现办案业务网络、系统、数据的融通,再造办案流程。卷宗一次录入全程共用,案件一键移送、文书线上送达。如今平均每个案件卷宗流转时间大幅缩短,从原来最少6小时锐减到不超3分钟,网上换押免去办案人员奔波,法律文书线上流转节约多种成本。
这是云南推动政法领域改革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在改革中领题、破题、解题,全省政法机关纷纷行动、精准发力,“多点开花”打造工作新亮点。
我省统筹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向衔接机制改革,开展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专项督查评估“回头看”,推进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工作制度机制改革,省两院遴选员额法官221人、员额检察官85人,为推动和加强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作出积极努力。
云南公安以“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为龙头,以基础防范、重点管控、精准打击、内外联动、执法监督管理等机制为支撑,与省直部门建立20多项协作机制,警务工作高效运行、内外联动更加顺畅。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依托“云南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云平台”,持续打造“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互联网+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
持续深化改革的每一步,不仅促进了云南政法事业的长远发展,而且是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平正义更高需求的有力回应。
记者 陈磊/摄
加强法治云南建设 服务高质量发展展现新作为
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一年来,云南政法机关围绕省委省政府壮大“三大经济”、乡村振兴、民营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系统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省法治建设群众满意率连续5年保持97%以上。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省法院妥善化解各类民商事纠纷,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两个专项行动,持续提升民生“温度”;公安机关深化政务服务管理改革,聚焦企业发展所需推出更多便民利企举措;司法行政系统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为企业安心经营、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滇粤桂黔四省(区)珠江流域8家中级法院共同签署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曲靖倡议,守护“一江清水出云南”“绿美宜良守护者”公益诉讼检察品牌作为“一院一品”典型案例,被省检察院在全省范围推广……我省持续护航绿美云南建设,严惩污染环境、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环境资源犯罪,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2116件,审结环资案件6247件。
在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方面,我省组织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等活动,出台“法治副村长”及国有企业参与普法等制度。同时,全省共培养法律明白人11万余名,全省1.4万余个村(社区)配备村(居)法律顾问5134名,“群众身边不走”的普法工作队伍逐渐壮大。
为打造法务服务新高地,为国际商事合作、争端解决等领域提供全方位响应和优质服务,我省积极推进昆明中央法务区落地建设,推选40家律所、240名涉外律师首批入驻南亚东南亚法律服务中心,引导省内律所设立15家国外分支机构,初步形成南亚东南亚国家海外法律服务站点布局。
在法治阳光的照耀下,云岭家园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官渡法院/供图
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 政法队伍建设呈现新面貌
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一年来,云南政法机关以“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云岭政法铁军”为目标,持续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抓实政法队伍建设,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坚决扛起时代担当。
以党纪学习教育为牵引,聚焦学纪、知纪、明纪、守纪,通过举办读书班强化对纪律处分条例的准确把握,开展警示教育强化思想自觉,严肃查处违纪违法干警形成有力震慑,全省政法机关共开展警示教育5936场。
政治督察利剑作用持续发挥,全省三级党委政法委对省高院和313家政法机关开展政治督察及“回头看”,切实帮助查找问题、推动整改,“政治督察是党管政法的重要抓手”成为广泛共识,云南党委政法委政治督察品牌不断擦亮。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警战略,组织全省政法干警全覆盖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专题联学研讨提升政治能力,通过政法干部队伍调研储备优秀干部3305名,与高校建立素能和学历提升机制,全省开展素能培训9709场,2.4万名干警编入各级普法队、14124名干警担任“法治副村长”,政法队伍在实践锻炼中提升了素质能力。
坚持严管厚爱,激发队伍活力,持续做好政法干警依法履职免责和容错纠错工作。健全完善爱警暖警工作机制和政策,颁布施行《云南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提高职业保障水平,让广大民警辅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
这一年,“时代楷模”鲍卫忠先进事迹报告会走进人民大会堂;扎根雪域高原的“雄鹰警察”鲁茸取扎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云南省“最美政法干警”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浓厚氛围;“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评选活动让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形象和精神成为公众视野中的亮点……全省政法队伍正气愈加充盈,共有186个集体、570名个人荣获中央及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
对党忠诚、一心为民,是政法队伍灵魂深处熠熠生辉的信念灯塔,是深植于基因中的行动指引。启新程,前路光明;创伟业,宏图大展。奔赴2025,全省政法机关将向高而攀、向优而进,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新篇章中展现政法新担当新作为。
本报记者 刀一波 通讯员 裴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