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泰国英拉政府曾做出过一项惊人决策:
计划用泰国生产的香米,和中国交换一条高铁线路的建设工程以及关键技术。
至于高铁线路的起终点,则分别在中、泰两国境内。
由此可见,英拉此举完全是为了构建一条新的、能够连接中泰两国的通道。
然而,当时英拉想得倒是挺好。
可等这个消息真正传扬开来,不少人却都在等着看英拉或者我国的笑话。
都在等着看笑话,偏偏就他们自己最搞笑
在他们看来,大米和高铁完全是两个八竿子都打不着关系的东西,怎么可能被绑在一起谈合作、谈交易。
泰国想用大米换高铁,似乎想得有点太美。
而我国一旦接受,也好像是为别人做嫁衣的怨种。
因此后来甚至就是因为这个决策,导致英拉政府的口碑一下子滑到了历史最低点。
那么,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吗?
随后,令大家感到震惊的是,在最后英拉政府倒台后,新政府正式开始执政,也并没有放弃中泰之间关于这条高铁线路的合作。
以至于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内,中泰之间的这条高铁线路,依旧在持续建设当中。
那么,新政府究竟是无法撼动这个已然成现实的局面,还是也从这其中发现了一些猫腻或者是诀窍?
当时很多人都对此事件加以关注,社交媒体上的各方面言论更是“百家争鸣”。
一度呈现谁都说服不了谁,同时谁也不让谁的局面。
可如今,随着中泰之间这条高铁线路的正式建设完毕。
泰国其他高层和民众,似乎才真正体会到这条高铁线路,有可能为泰国带来重大转机。
此时他们终于忍不住感慨:
原来当年英拉的眼光如此超前,也许她在其他方面并没有做好,但在这件事上,人们不得不佩服英拉的英明决策和选择。
那么,这条中泰高铁线路的修建,究竟给泰国带来了哪些好处?
为何等它正式通车后,连原来都站出来坚决反对的那些老顽固,也纷纷对这条高铁线路真香了?
其实,如果按照目前泰国的形势来看,这条高铁线路的修建,确实为泰国带来了不少的益处。
首先,中泰高铁建设项目,帮助泰国缓解了大米库存过剩问题。
根据资料显示,当年英拉政府向我国提出用大米换取高铁建设项目和技术,总共拿出来的泰国大米总量为100万吨。
而这些和泰国当时全境库存大米的数量相比,也不过九牛一毛。
如此看来,英拉政府这一决策的背后,最直接的动机就是:
帮助泰国缓解大米库存积压过多的问题。
巧妙的是,如果此时用这些过剩的“资源”,去换取一些他们较为稀缺的“资源”。
比如高铁建设技术等高尖端内容,完全就是一本万利,甚至连最基本的成本都不需要考虑。
毕竟大米不同于其他战略物品,并不能长期存放。
与其让其堆在那里消耗不出去,还不如让它们去发挥余热,帮助泰国换取过来一些真正急需的、珍贵的东西。
否则一旦哪天粮食存放过期、发霉,最终也只能被白白丢掉,那才是真正的浪费。
同时,泰国大米的储量那么多,所占据的储存仓库面积也就很大,这所有的一切都很不利于当时泰国发展本国经济。
所以,既能换到真正缺失的东西,又能摆脱一些负累,岂不是美哉?
可惜的是,当年英拉政府执政时,泰国民众并没有从根本上看透这个问题,反而觉得她是脑子不灵光了,还真是可笑。
至于英拉政府为何要如此急切地出售泰国香米,其实和她自2010年以来,在泰国境内所施行的所谓新大米补贴政策有关。
当时因为此事,泰国本国的大米一度出口量锐减。
而相对应的,他们在泰国本国内的储存量却同时激增了起来。
就这样,当时泰国境内的全部大米总储量,甚至突破了1800万吨大关。
这个规模,别说是泰国每年还在继续产出大量大米,就是停止不产,也足够泰国关上门来自己吃几年。
如若此时再和之前的出口数据相对比,可以明显看到,当时泰国所拥有大米的这个总体量,已经几乎是之前泰国3年的大米总出口量。
可见当时,泰国大米如此庞大的库存,确实已经给泰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危机。
因此,当时的泰国确实急需一个庞大的、可支持其源源不断输出大米的出口途径。
就这样,我们这个人口规模庞大的国家,很快就走入了泰国政府的视野。
同时,泰国通过大米和我国在高铁上达成合作。
不仅能帮助泰国解决大米库存过多问题,还能同时促进中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深入合作。
也算是为将来加入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递出了新的橄榄枝。
更何况,泰国当时已经抓住我国因推动工业化发展进程,导致国内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对进口农产品的依赖日渐剧增这个境况。
让我国心甘情愿与他们达成合作,怎么能不精明呢?
其次,泰国通过建设这条高铁线路,直接拉动了泰国旅游业的发展。
从这条高铁线路真正建成后就不难发现,它作为连接中泰两国的重要交通枢纽,极大地提升了中泰之间区域内交通出行的便捷程度。
尤其是对我国规模庞大的游客群体来说,能够选择更轻松的方式抵达泰国,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如此一来,即便是之前没有想法要去泰国的,也会因此而动了去泰国旅游的念头。
这样长时间稳定发展下去,自然能带动泰国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
对旅客来说,便捷的交通和美丽的风景,同样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比如在该条高铁线路正式建成后,旅客们不管是从曼谷出发前往泰国北部的清迈,还是沿着海岸线直达普吉岛,都非常便捷。
对旅客来说,旅游的“幸福感”被大大增强。
而对泰国来说,也促进了泰国旅游业的繁荣、稳定发展,算是互利共赢。
而且不仅仅是我国,这条铁路也帮助泰国沟通、连接了其他的东南亚国家,更提升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在全球的吸引力。
如今,在这条高铁线路的加持下,泰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此为基础,泰国可以更方便、更有效地推广其剩余旅游资源,进而持续带动整个泰国的经济发展,为其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
同时,中泰高铁作为区域间互联、互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泰国的其他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空间。
有了它,那些有钱的投资人也或许会更对这里感兴趣,从而帮助泰国吸引不少的外资公司。
前来泰国帮助其发展旅游业或者是其他产业,真正做到了“将天下财富据为己有”。
也难怪大家会说,中泰高铁线路的通车,确实显著促进了泰国对本国更多旅游资源的开发。
也加强了泰国和周边其他国家在旅游、经济沟通等方面的便利,是泰国在近些年来难得遇到的一次发展机遇。
此时,英拉政府当年做出如此决策的含金量,依旧在稳步上升。
当然,现阶段泰国频频出事,这里还是嘱咐大家,可以先苟一苟,毕竟风景和生命相比,还是生命更加宝贵。
最后,泰国通过中泰高铁线路,加紧融入了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众所周知,泰国当年要用大米和我国进行高铁线路的交换,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高铁建设项目。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要从中学习我国兴建高铁的关键技术。
故而,中泰高铁的建设,势必大大提升泰国原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尤其是在铁路建设方面,我国技术对泰国的影响显著。
等之后泰国人一旦学会这些现代化交通线路建设方式,将持续加快泰国国内铁路网的搭建,加快本国内部人员和关键物资的流通。
届时,全部的货物都以此为平台流动起来,带动泰国的经济蓬勃发展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而这些在帮助泰国变得更好的同时,也为泰国将来强势融入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必要的稳固硬件基础。
同时,这条高铁线路也极有可能让泰国,成为我国所倡议的“一带一路”中的关键节点。
按照泰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它刚好处于东盟地区的核心位置,是东盟贸易、物流、以及金融服务的中心。
因此,泰国确实有望成为将来我国与东盟之间,建立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届时,泰国的国际地位也将顺势得到提升,简直是让泰国捡了一个大便宜。
更让泰国期待的是,以这条高铁线路为蓝本,泰国将有机会推动本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积极带动各种新兴产业的崛起,而不单单是依靠农业和旅游业。
从而让泰国不仅达成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对接,还能帮助泰国更好地融入其他的全球经济体系。
也难怪如今这条高铁线路真正建成后,全球有识之士都忍不住由衷地发出感慨:
泰国这也太精了!
至于我国在这其中收获了哪些,可曾有人看出端倪?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点击#头条深一度#,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上海证券报 《高铁外交:整合东盟“敲门砖”? 泰国青睐“大米换高铁”》
2、人民日报海外网 《中泰敲定高铁换大米项目》
3、澎湃新闻 《高铁换大米:中泰签署867公里铁路及100万吨大米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