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矶娘娘的真身是什么石?
石矶娘娘在《哪吒2》里的形象,与大家的童年印象可谓大不相同。她肤色暗沉偏黑,面有雀斑,力撕铜镜、头戴红簪。相信各位在看电影时,脑海中就冒出了一个问题:这是什么石头啊?
石矶娘娘初登场丨《哪吒之魔童闹海》
从她的外表上,我们就能初窥一二。
在电影中,石矶娘娘不仅又黑又壮,头发也乌黑亮丽,这说明她含有不少“暗色矿物”。许多富含镁元素、铁元素的矿物都比较黑, 在地质学上就叫“暗色矿物”。
仔细看她的皮肤,虽然有些棱角,但并不粗糙,我们看不到大块的矿物晶体颗粒。因此石矶娘娘的身体可能是隐晶质或者微晶质,这是喷出火成岩的常见特征。
石矶娘娘还能手掰黄铜镜,黄铜合金的莫氏硬度大约是3,所以她还要比这硬得多。
因此,石矶娘娘是一大块镁、铁含量高,硬邦邦的喷出岩,也就是玄武岩。
玄武岩丨Geologyscience
你或许会注意到,玄武岩上有许多孔洞,在玄武岩的岩浆冷却时,气体会向上溢出,在顶部形成这些气孔。这些小气孔跑到石矶娘娘的脸上,形成了许多小雀斑,再向上跑到头发上,就会显得发髻高耸。
而且,石矶娘娘的肤色轻微偏紫,就连法力也是紫色的。紫色的玄武岩,意味着这些岩石可能处于氧化环境,铁元素从Fe2+变成了Fe3+。
右为紫色玄武岩。你细看,这真的是紫的丨武汉自然博物馆
此时我们再看石矶娘娘的头饰,对它也有了一个猜测:红玛瑙。因为它正是产出自玄武岩,且鲜红的颜色也来自三氧化二铁。其他红色宝石还包括尖晶石、碧玺、石榴石等,但一来铁元素无法让它们形成通透的亮红色,二来它们在玄武岩中没有那么常见,因此与石矶娘娘共存的可能性不高。
这块红玛瑙高约20厘米,相当于一个巴掌长丨故宫博物院
话说回来,当石矶娘娘被哪吒用一朵火莲打败后,变成可爱的小小一只,岩性又发生了变化。
石矶娘娘mini版丨《哪吒之魔童闹海》
玄武岩被火焰灼烧后,如果没有完全熔融,就会在高温下发生热变质。因此,mini版石矶娘娘可能是变质玄武岩。具体变成了哪种岩石,要由温度和压力来判断,这就得看哪吒的火有多热、爆炸有多猛了。
哪吒,放的是什么火?
《封神演义》中,哪吒自己就会放火,而且明确点出是“三昧真火”。《哪吒现莲花化身》一章中,因为李靖烧了哪吒的行宫,哪吒追着打到了文殊广法天尊的洞口,结果天尊叫金吒拿了根扁拐,喊“替我打!”,把哪吒揍得“三昧真火七窍齐喷”。
扁拐是手杖样式的武器,不是扁担
三昧真火这个名词,是佛教和道家的结合产物。三昧是佛教用语,指心、肾和膀胱,而真火是人体内的气。最初只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概念,《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这样的小说在古代逐渐风行,才赋予了它们焚烧外物的能力。
我们再看《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对天元鼎炉火没感觉,正如敖光所讲,一人一鼎,火种同源,都是三昧真火。
从表现上看,哪吒的火力能瞬间让一座石山消失,天元鼎将妖怪炼化成一缕气飘走,火温不会低于玄武岩的蒸发点。玄武岩浆的温度通常是900至1200℃,最高可达1300℃,三昧真火的温度应该远高于此。
天元鼎《哪吒之魔童闹海》
但这就出现了一个漏洞:哪吒的火和鼎火都是红色的。火焰的温度和颜色有着直接关系,红色火焰往往低于1000℃,而1300℃以上的火焰会变成白色甚至蓝色。
哪吒的三昧真火居然违背了黑体辐射定律,我们的科学探讨好像走到了头。
不同温度火焰的颜色丨cityfire
别急,还有另一种解释。
普通火焰的颜色由温度决定,我们还有另一种不普通的火焰:高温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火焰(比如电弧、闪电)不仅取决于温度,还取决于离子种类、能级跃迁等。这意味着,即使等离子体火焰温度极高,它也可能不是蓝色,而是由发射光谱来决定是究竟是什么颜色。
ICP-MS的等离子火焰丨多伦多大学
只要哪吒用法术控制电子的跃迁能级,或者在放火时掺入C₂(碳二聚体)或者CN(氰分子),就能制造高温等离子体火焰,同时保持红色了。
如此看来,或许修仙的教科书里,还有两本《大学物理》和《大学化学》?
如果用物理学分析一下敖丙……
在披着哪吒皮的敖丙与豹爹申正道火热交战时,豹爹在水中展示出了强大的战力,使用闪电术法,在水中可以来去无形、快如闪电。于是敖丙将河流冰冻,凭着“冰不导电”的物理知识打败了他。
《哪吒之魔童闹海》剧照
你看,《物理》又来了。
物质能否导电,一般取决于是否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如果水非常纯净,只有绑在一起的水分子,没有杂质,那它就几乎不导电。
然而在现实情况中,水中经常会溶解一些杂质,其中的各种离子可以自由移动,会让水微弱导电。比如自来水中,就会有钙、镁离子。敖丙与申正道打斗的河流里杂质也不会少,自然具有微弱的导电性。
真实世界中的闪电劈在海面上丨 Zoltan Tasi/Unsplash
水冻成固态的冰之后,其中的水分子、杂质离子也都被“冻”得死死的,移动得更艰难了,也就愈发不导电,导电能力可能与液态水相差百万倍。电影中说水能导电、冰不能导电,有科学道理。
话说回来,电影中申正道使用的不是普通的电流,而是类似闪电,这让对决充满了变数。
在极高的电压下,很多绝缘体的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变得有一定的导电性,这种现象称为电击穿。闪电就是一种空气击穿的现象:当空气中电荷不断积累、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原本绝缘的空气被击穿,能在极短时间内通过巨大的电流。
同理,像冰这样的绝缘体,也不是不能被硬生生“劈”出一条导电的通道。如果豹爹再强一点,放出的电压足够强,或许就能够让电流击穿冰块、打赢这场仗了!
七星连珠,本月月底上演
电影中有一个天象叫做“六星连珠”。每当十年一遇的六星连珠出现之时,玉虚宫的十二金仙就通Wi-Fi了,可以进行一次视频会议。在这次会议中,鹿童就开麦,提了一个关键要求(这里是剧情伏笔,为了不影响大家观看体验就不剧透了)。
咱也没去过玉虚宫是吧,也不敢说六星连珠究竟是怎么回事,不敢用地球标准评判。不过在地球上确实也有类似的天象,而且就发生在本月月底。
天空中的大部分星星都是恒星,它们之间的位置相对恒定,就算几百个十年也不会发生什么改变。能在某一时刻运行到某个位置相互连成一条线,并且能被我们看到的,大概率是行星,还得是太阳系内除地球之外的七大行星。
这7颗行星和地球一起在近似同一个平面上绕太阳公转,当另外七颗相对地球而言,大致同时出现在太阳一侧时,看起来就像是连成一条线。连成像电影里一样完全笔直的一条线几乎不可能,只能是一条歪七扭八的线。今年2月28日前后,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图说:2022年6月15日拍到五星连珠|Night China/@NCC-73811
2月28日这天,想要在城市里靠肉眼看到七星连珠还挺难,估计只能看到三颗:金、木、火。剩下的四颗里,天王星海王星离得太远、水星土星在人类视角上离太阳太近,可能需要用相机长曝光或者观星软件,才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最近的火星、木星、金星的确是一个赛一个地亮瞎眼。在傍晚时分,头顶的木星表现稳定;东边的火星通红耀眼;西边的金星更是无法忽略,几乎达到了它的亮度峰值。这三颗行星很适合在城市的我们观测。
图说:2月28日18:30北京模拟,如果自西向东观察就是这样|Stellarium截图
在这个时刻,天上的十二金仙会不会开会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但天文爱好者们大概会同时出现吧。
作者:沉思 黑jio妹妹
编辑:luna
封面图来源:《哪吒之魔童闹海》
一个AI
你还发现什么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