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1980 - 1989年80后出生人口近2亿2253.39万,七普时现存2亿1169.5万人,当时剩余存活率95.13%。2021 - 2024年又有73.06万人死亡,到2024年存活率降至94.8%,即每20个80后约有1人离世



70后比80后大10岁,截止2024年岁末,70后死亡率却低于80后,形成反差。

80后作为改革开放后较苦的一代,政策红利享受少,却面临诸多压力。除生活压力大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导致其死亡率相对较高。

  • 此话题一发,迅速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浪潮。

我们来看看部分网友的“感慨万千”:

80后是最幸运的一代人。出生起就与饥饿无关(70后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经历过吃不饱饭),整个成长过程中没有各种政治运动,看着国家一直在向前向上发展,生活水平在稳步提高,享受着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带来的各种红利。买房早的人在房价起飞前就上车了,不少人都没有房贷

我82年的,县城长大,父母都是厂子里职工,不愁吃喝。少年宫美术班书法班英语班都进过,学校门口的电子游戏厅也是常客。99年运气好遇到大学扩招顺利考上大学,03年毕业,那时正好各大单位缺人,直接进了地级市国企,09年买房子的时候才3000一平米,顺利买房,一干就是20多年,一路走来还算平坦

十几岁出门打工,发的工资都寄回家改善家庭,结婚后白手起家,买房买车养娃,孝敬双方父母。现在告诉我生养不是恩,托举才是,老了不要拖累孩子自我了断,逮着80后薅。

我是最大的80后,初中同学基本都是8081、82年人,已经有几个提前走了。一个女同学癌症,一个男同学肝癌,一个男同学意外身亡。还有一个男同学心脏有个孔,活一天算一天。一个男同学交通事故残废。两个男同学严重抑郁症,两个女同学长住精神病院

我有两个高中同学已经走了。一个高中时候跟我一起踢足球的,我是左后卫他是左前卫,轮番盘带冲击对面右路,谁能想到他成年后竟然得了白血病没了。另一个是开宠物店的,开了第二家分店就脑溢血没了。还有一个同学生不如死,他是我们这群男生里最帅的,偏偏他有遗传癫痫,不敢结婚,怕拖累其他女生,就这样一个人过。

80后啥都没赶上,从大学毕业包分配,到福利分房,低房价,啥都没赶上。赶上的都是什么找工作难,996,35岁失业,高房价,理财暴雷,子女的高额教育支出...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80后就一定要成为牺牲品?一句话,生者坚强吧。

我83年。小学同学群里共48人,走了2个。48个男女同学都结婚了,结婚率百分百,死亡率百分之五。

这么说吧:开往天堂的列车,50后,60后已经上车坐好了,等待出发,70后80后正在排队买票,90后00后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赶往车站…人生就是这么几十年,人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活到现在几万年了,就是靠着一代人顶着一代走下去的…



  • 不知不觉,80后正在成为“消失的一代”,这个话题过于沉重。

从1980年到1989年,全国出生的80后总人数接近2.23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现存的80后只剩下2.12亿,有超过1000万人已经不在了。而从2021年到2024年,短短四年间,又有73万人离世。换算下来,80后的死亡率高达5.2%,远超预期。



更扎心的是,2024年全国死亡人口的平均年龄仅为70岁出头,比人均预期寿命78.6岁低了近10岁

其实这组数据,早在国家前几年就发布过一个最新的统计数据,当下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8.6岁,而上海成为统计数据里寿命最长的城市达到了82.55岁,那这个数据听上去还是挺可怕的。



换句话说,很多人还没活到“预期寿命”,就已经提前告别了人生舞台,就像你那预期能用三年的手机电池,它一年就挂掉了,为什么那么快呢?

原因很简单,过度使用。于80 后而言,80 后堪称国家改革开放之后最为艰辛的一代人,诸多政策红利,或许未曾尽享,然而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诸多坎坷,却是无一遗漏地悉数历经。

80后经历了太多的“坑”了,从小时候的物资匮乏,到长大后的房价飙升。年轻时拼命加班,中年又面临被优化和家庭压力。生活的重担、环境的变化、生存问题的优先级压过健康问题,或许“过度使用”就是这样来的。



回头想想,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同学,还有多少能联系得上?那些曾经一起笑闹的朋友,是否有人已经悄然离去。

当然,缘何会呈现这般情形呢?死亡率竟高达 5.2%这般之高的比例,除却当下环境赋予他们的生活重压过大,尚有何因由?或许,我们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