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璀璨明珠,不仅有赏花灯、猜灯谜的热闹场景,其饮食文化更是独具魅力。汤圆和元宵是最主要的元宵节美食,不过,由于地域饮食文化的差异,北方人喜欢吃有嚼劲的元宵、南方人更喜欢软糯的汤圆。而元宵节的美味不止于此,这一天,各地都有不同的元宵节独特美食,例如河南的枣糕、广东的生菜和煎堆等。
元宵、汤圆传统美食甜蜜美味
在元宵节的饮食中,元宵和汤圆堪称最为经典的代表,两者虽然都是圆形的外表,但制作却大有不同。北方的元宵是“滚”的,先将馅料精心制成大小均匀的圆球,再放入笸箩,倒入糯米粉,通过不断摇晃,让馅料均匀地裹上一层又一层的米粉,这便是 “滚元宵”。元宵的口感软糯,馅料丰富多样,常见的有黑芝麻、花生、五仁等,咬上一口,糯米的醇厚与馅料的甜蜜在舌尖交融。
元宵。图/ICphoto
在南方不少城市,汤圆则是元宵节餐桌上的明星。汤圆的制作是将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分成小块后包入馅料搓成圆形。汤圆口感细腻滑润,除了传统的甜口,还有别具风味的咸口鲜肉汤圆,各地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汤圆,其中最知名的是浙江宁波的汤圆,以水磨糯米粉为皮,黑芝麻、猪板油等为馅,煮熟后外皮晶莹剔透,口感绵软美味。而江苏南京的汤圆也叫“浮元子”,吃法独特,在煮汤圆的时候加入桂花糖,让汤圆在软糯香甜中多了一份桂花的清香。
不过,汤圆和元宵虽好吃,也不能贪吃。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文提示,甜味汤圆(元宵)的主要配料包括糯米粉、变性淀粉、白砂糖等,糖和油的含量相对较高,建议消费者适量食用,尤其是消化系统相对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食用量,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患者则要谨慎食用。
枣糕、豆面团等元宵美食香飘四溢
除了元宵和汤圆,各地还有极具特色的元宵节美食,例如广东的生菜和煎堆、河南的枣糕等。
在广东,元宵节除了汤圆,还流行吃生菜。因为生菜与 “生财” 谐音,寓意财源滚滚,所以生菜是广东人元宵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在广东番禺、东莞地区,人们还会吃 “煎堆”,这是一种油炸的球状糯米团。
在河南西部,元宵节有吃枣糕的习俗。选用优质红枣和面粉精心制作,蒸出的枣糕色泽金黄,香气扑鼻。资料记载,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后在民间流行,成为节日美食,带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云南昆明地区,豆面团是元宵节的主要食物。它外表和元宵相似,做法是将豆炒熟后磨面,用豆面揉团搓成丸子,再用水煮熟。豆面团口感香甜软糯,深受当地人喜爱。
浙江台州元宵节期间的必备食品是糟羹。每年元宵节前后,当地人都会喝一碗热腾腾的糟羹。糟羹有甜有咸,类似于粥。咸糟羹是将肉丝、冬笋、香菇、豆干和油泡等食材炒制,再加入米粉煮成咸香可口的糊状美食。甜糟羹是用红薯粉或藕粉、莲子、甜枣和桂圆制作的美食,吃起来甜而不腻。
此外,饺子、面也是部分北方地区的元宵节美食,河南地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习俗,意思是正月十五吃扁的食物,比如饺子,十六吃圆的食物。还有不少北方地区流传“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意思是说人们在元宵节赏花灯后,会去吃碗面条,寄托新的一年一帆风顺。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唐峥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