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吉林、陕西、云南等地省考报名陆续开始。考公考编人不语,只是一味地准备考试,以及,向DeepSeek提问。
问:国央企工作能干一辈子吗?
答:40岁以上员工仍然可以平稳发展,部分岗位越老越吃香。但对年轻人的未来,无法给出完全乐观的预测。
问:铁饭碗还能端几年?
答:2025年公务员薪资待遇可能下降。
这是在暗示啥?今年就要不行了?
那年轻人卷考公的理由是?
答:考公就像购买一份终身意外险,即使赔付率越来越低,也总有人赌自己会出事。
有朋友也向我们讲述了自己考公考编,求买保险求稳定的经历。
他们中有人考公失败后继续上班,在高楼大厦间感到厌倦,于是再次辞职回到老家,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不再细数自己的年纪,即便不够愉快,但每一年仍有每一年的风景。”
有人专科学历,在一场场考试的冲击下逐渐失去自信,好在拥有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慢慢发现世上好多事情都比想象的要复杂和困难得多,正因为有这些困难和挑战,成功才会显得更加珍贵,让人特别向往。”
有人毕业即考编,和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共同奋斗,拖着病躯一次上岸。“大家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甚至于透支自己。”
他们经历不同,却在考公考编同一条路上共同跋涉,希望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份可能性。
01
面包和远方不可兼得
辞职去考公
自本科毕业后,奇雯不断换着工作。
“没有工作的时候想着什么工作都能接受,不要面包也不要理想,有了工作之后就既想要面包也想要远方。”
在面包和远方不可兼得中,奇雯辞职报名了当年的公务员考试,开始新一轮的复习。
裸辞准备考公的几个月里她不断努力,可惜结果并不如人意。考了第七名,一寻觉得已经很满意了,但在竞争激烈的公考中,这个成绩不足以将她送入面试。
她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走出高考考场的学生们踌躇满志,好像从今往后就能告别过去的所有黯淡与煎熬;
而走出公考考场的人们,却和路人并无不同,对他们来说,这或许更像是普通的一天。
奇雯决定再找一份工作,搬进了新的出租屋,坐进了高楼大厦里办公。看不尽的繁华并没有真正吸引她,就像眼前的一切并不真正是她想要的一样,在视线中显得很缥缈。
她不再细数自己的年纪,即便不够愉快,但每一年仍有每一年的风景。
日复一日,她和每一天一样走出出租屋,这是五百块钱租来的窝,她在路上买早餐、吃早餐,穿过没有来得及细数的斑马线。
不知道到底穿过了几道斑马线,在人群里和无数个陌生人摩肩接踵,都是为了抓住时间的尾巴奋力挤进地铁。
然后站在那栋高楼下,思考有多少人和曾经的她一样,渴望登上这样的高楼,坐在安逸的办公室里工作,又有多少人和现在的她一样困在这样的高楼里迷茫着。
奇雯选择了先回家休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慢慢度过,读书、写字、养猫,时间点滴流淌,她感到自己的内心也逐渐改变。
一路走走停停,发现人生有着太多路口,看似光芒万丈的平坦道路,有太多人行至路口被拦下,只能转身离去。
但其实,高楼大厦簇拥着的路并非如此光鲜,迷雾缭绕的小路也并非无趣无味。
02
在考公中
感觉自己格格不入
如今人们变得更关心“稳定”,考公热的火越烧越旺,想要“上岸”越来越难。
同样考公失败的,还有小杰。小杰是专科学历,在过去一年接踵而来的各项考试和选拔中,他感到自己学历的“格格不入”。
省考落败,原本自信满满的欣喜和踌躇满志,在走出考场的一刻化为泡影,失望和落寞像潮水般涌来。
他说,那种感觉就像是独自一人,置身于一片漆黑无边的暗夜之中,四周没有一丝光亮,只能凭借着自己微弱的触觉,在黑暗里艰难地摸索前行。
可无论怎样努力,似乎都始终无法找到那个通向光明的出口,让人充满沮丧和迷茫。
虽然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不比别人差,但一次次的失败,却敲打着他的内心:自己是否真的不如别人,和许多人去竞争的岗位,自己是否真的难以胜任。
好在他的父母站了出来,为他抽丝剥茧地分析以往的失败,在他自我怀疑的脆弱时刻,毫无保留地肯定了他的能力和价值,帮助他重拾信心。
虽说经历了多场考试的打击,但小杰认为,他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自己成长了不少。
重要的是,慢慢发现世上好多事情,都比想象的要复杂和困难得多,正因为有这些困难和挑战,成功才会显得更加珍贵,让人特别向往。
提到未来,他说自己依然很期待,他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使学历只有专科,他一样也能过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03
考公上岸
不美化未走过的另一条路
比起考研和考公,考编的时间、地点相对更分散,大家的目标也各不相同。对目标瞄准编制的朋友们来说,这条路更“折腾”,也更漫长。
云舒是2024届的毕业生,她的2024年,像被毕业从中间隔开。
前半年在学校老师指导下完成毕业创作,后半年自己在职场摸爬滚打;前半年在学校每天和好朋友嬉笑打闹,后半年步入工作岗位每天忙忙碌碌。
这一年从校园走向社会,从学生变成打工人,从写作业变成敲键盘,虽说每一年都经历着转变,但过去一年身份和环境的巨大变化,还是让云舒有些不适应。
六月中旬,云舒拍完毕业照,装订完毕业论文,一切准备就绪,打包收拾行李回家备考。毕业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哭了,云舒有些分不清,这是对即将踏入社会的焦虑,还是对同学即将分别的不舍。
隔天回到家,云舒立马开始准备事业编考试,2024年,她的专业不仅有教师编,还有管理岗可以报考。和家人商讨后,她决定报考管理岗。
离考试还有一周的时间,找好资料,云舒就着急忙慌开始学习。白天听网课,晚上刷题复盘,还好在年初准备过的省考中,职测与行测大同小异,甚至更简单。
但考编最累的不是学习,而是睡觉前躺在床上怀疑自己、面对家人的询问不知所措、朋友圈别人都收到offer或者考上研,她却一个个ABCD写过去,不知道未来怎么选。
那段时间,云舒焦虑到例假推迟,身体向她发出了警告,甲流、乙流和病毒感染同时找上了她。
时间不等人,即使身体不适,云舒也无法停下脚步,她报了一个事业编面试班。
班里只有她一个应届生,有毕业进了银行受不了推销而辞职,全职备考一直在全国巡考的同学,有在上班但是想要考个编制的同学,还有毕业一年一直在家准备考试的同学,大家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甚至于透支自己。
好在最终结果没有辜负云舒,她成功拿到了编制,并在一个月后入职,上班的崭新体验让她觉得新奇,但也有些战战兢兢。
有时候她也会想,如果没有“上岸”,此时的她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是继续考试,还是去选择另一条路,过没有那么稳定但足够自由的生活。最后她说,自己不会美化未走过的另一条路。
无论置身于哪个季节,无论身处哪个行业,总有人在为公务员和事业编备考。
不管考场外摇大旗喊加油的机构有多“燃”,对于决定考公考编的成年人来说,这段旅途仍充满撕扯、焦虑和自我怀疑。
为了拿到一个“稳定”的成果,为了满足家人的殷殷期待,他们不得不投身于激烈的竞争之中,挤入这个“卷破头”的赛场。
而大量的考生、悬殊的报录比、难度递增的试题,共同组成了这道越发陡峭的“岸”,上岸之前,他们好像只能泡在水里,永不停歇地昂起头。
今天三位朋友的故事,三段考公的人生轨迹,让我们看到考公人的焦虑,也看到他们在自己的日常中发现意义,努力让自己的内在变得自洽,为自己找一个答案。
我们不知道已走过的路是否真的能成为将来的经验,不知道未选择的另一条路是否更加完美,也不知道继续走下去,人生又会走向何方。
生命中存在太多不确定。但对自己的人生来说,你和你的内心,是所有问题的唯一确定答案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