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陈院镇梁楼村,一处核桃油生产车间的全自动灌装线正在“嗡嗡”运转。琥珀色的油液缓缓滴下,七八名工人手脚利落地打包、装箱。
“大家辛苦啦!这个春节的订单又是‘哗哗哗’雪片一样。”企业负责人赵武强踩着晨霜赶到公司,笑呵呵地和工友们打着招呼。
这个一脸憨厚的成县后生,早年间在安徽合肥学了一手过硬的计算机技术。瞅准全国电商高速发展的契机,他回到了互联网基础薄弱的家乡陇南。
“成县核桃、武都花椒、礼县苹果,陇南遍地都是宝,就缺一条出山的快车道。”赵武强指向窗外起伏的山峦对记者说,“电商,是‘宝贝出山’的好办法,于是我便回来了。”
他抓住了成县网货供应中心筹建的机会,与几名志同道合的返乡青年组成创业团队,借助“网路”,把大山深处的优质农产品卖向全国各地。
“家乡特别重视创业!就我们几个毛头小伙儿的‘小打小闹’,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赵武强感慨道。
“给你‘推荐’一下我们的团队!都是带着建设家乡的念头,从外面回来的。”他拉着记者走进办公室,一一介绍起来——
姚永亮,嗅觉敏锐的“互联网市场分析师”,提出了“代理+分销”的新点子,让上万农民受益;潘小梅,善于和老乡打交道,天天走村入户,帮助孤寡老人采收山货……
随着电商规模越做越大,赵武强和团队意识到,应该打造个本乡本土的“主打品牌”。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成县核桃。
怎么让小核桃产出大效益?团队揣着纸和笔走向大江南北,访企业、进高校,经过半年多调研,“把核桃相关的东西研究了个遍”,终于找到了门径:“产学研拧成一股绳,以核桃油为主打产品建设产业链。”层出不穷的创新产品,把核桃的身价抬高了2至6倍!当地8000多户老乡通过种植、就业、流转土地实现了增收。
“这些年轻娃娃不简单哩!又懂键盘鼠标,还知道农时冷暖,心里装的都是咱老百姓。”乡亲们对他们跷起了大拇指。
记者 王冰雅 尚杰
责任编辑:宗成贤
来源: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