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档,“唐探”组合再次携手探案。华裔印第安猎人阿鬼(王宝强饰)与留美青年秦福(刘昊然饰)阴差阳错组成“唐人街神探”组合,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到了1900年的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开启了一段神秘莫测的探案之旅。


但当观众带着破解悬疑谜题的心理观影之后才发现,《唐探1900》似乎与之前的“唐探”系列电影有所不同。探案成了讲故事的一种手段,而故事中的人和历史似乎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思想内核。“唐人街神探”组合不仅携手解开了案情谜题,更为我们揭开了早期华人劳工漂洋过海艰难求生的生存处境与华人移民在巨大的歧视与压迫中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诗。

华侨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中国人大规模地移居海外并散布到世界各地,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勤劳朴实的华侨为侨居地的开发、发展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却因为贫穷和当时祖国的软弱衰败而备受歧视和压迫,处境十分悲惨和艰难。

在经济上,他们受到当地政府、资本家或殖民者的排挤和压榨,横征暴敛,苛杂繁多,在夹缝中生存;在政治上,他们被视为“低等居民”,备受欺辱和极不平等的待遇,不但毫无人身自由和安全保障,而且屡遭残酷迫害、大肆屠杀,接连不断的排华暴行酿成了无数次惨绝人寰的人间惨案。

华侨出国血泪斑斑,他们侨居同样斑斑血泪!

《唐探1900》中提到的“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对华人种族歧视的联邦法律,也是影片故事的重要背景。周润发饰演的白轩龄在《排华法案》听证会上动情激昂的演讲,有力地控诉了排华势力的不公,是华人群体对歧视与压迫的抗争。


19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经常出现周期性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工人大批失业,社会阶级矛盾尖锐。一些政客、种族主义者们,为了转移阶级矛盾,借机煽动排华,胡说失业是华工来美竞争引起的,同时大肆鼓噪种族主义滥调。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政客们,甚至把“排斥华人”列入竞选政纲,以争取选票,以致排华舆论越来越强烈,到1882年排华最终成为美国政府的国策——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由总统签署执行。

长达60多年的排华政策,对美国华侨犹如被妖怪套上施有魔法的“紧箍咒”——束缚、欺凌、羞辱、刑罚甚至死亡;它是给那些种族歧视者以排华的合法“执照”;它使排华暴行犹如蔓延的癌症愈演愈烈。早在排华法案出笼以前,加州各地就经常有成群结队的美国暴徒专找华侨寻衅肆虐。该法案出台后,加州的排华暴行如火上浇油,而且迅速蔓燃全美各地。不难想象,在“排华法案”的大背景下,当时在美华人面临的是何种的“悲惨世界”。

这些,在《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丛书第一册《华侨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高潮》(团结出版社)中有着详细的记录与阐述。


《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丛书在立足史料研究的基础之上,明确正误,查漏补缺,填补空白,着重阐述了从鸦片战争至今180多年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关系的历史,内容体系跨越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四个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组成部分,是百年中国共产党成长史、七十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侨华人爱国史不可或缺的内容。丛书系统全面地印证了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及国内归侨侨眷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鸦片战争以后的几十年里,有大量中国人出国谋生,虽然有一部分是以自由身份出国的,但大部分人都是直接或变相地通过所谓“契约”方式,被招募或遭胁迫、拐骗甚至被绑架到国外去的所谓“契约华工”。

19世纪50~80年代大批华工被贩运到美国,形成最早的一代华侨。他们最初从事的劳动,是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淘金。1848年初,离旧金山不远的萨克拉门托东北发现金矿,引发了美国西部开发史上著名的“淘金热”,于是大批红了眼的人们向这里蜂拥而来。

早期华工在美国从事的另一项繁重劳动是修筑铁路。

1863年美国开始修建第一条横贯大陆东西的大铁路,即联合太平洋—中央太平洋铁路。这条铁路由两段组成,东部为联合太平洋铁路,西部为中央太平洋铁路。据统计,当时在西部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工地上,华工占筑路工人的95%以上。在塞拉山脉的160多公里的危险施工地段里,华工竟付出死亡率高达10%以上的惨重代价,说这条大铁路是用华工的白骨铺成的并不夸张。成千上万的华工夏天顶着烈日战高温,冬天冒着风雪斗严寒,用血汗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可歌可泣的史诗。


但是,华工付出如此艰巨的劳动,付出那么惨重的生命代价,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而他们得到的报酬和评价是什么呢?他们得到的是最残酷的剥削和最不公道的待遇。1869年5月在萨克拉门托举行的庆祝铁路竣工大会上,没有邀请华工代表,几个曾在筑路中受过轻伤的爱尔兰工人被推为筑路英雄;在庆祝会上发表演讲的人,大多只字不提华工。所以才有了《唐探1900》中这张被白轩龄质问“公平在哪里”的充满血泪的照片。

而我们要知道,赴美劳工只是华人劳工群体的一部分,当时还有众多华工前往世界各地求生,他们在异国他乡漂泊无依,他们在硝烟炮火里挣扎奋进,他们在历史洪流中默默长眠。


想要更多地了解华工群里的故事与历史,不妨翻阅历史小说《他从东方来》(团结出版社),小说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贫苦农民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寻出路、求生存,远赴正在酣战的欧洲战场,历尽艰苦却凄凉终身的悲剧。小说将国家与战争的大事记浓缩于小人物的抗争与无奈中,史诗般再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剧变的惨痛历史,表达对一战华工的纪念和敬意。


中国劳工在英军皇家坦克团的中央车间进行维修工作

近代华侨在世界各地血泪斑斑的创业侨居史,使他们深深体会到,“外人之所以欺我侮我者,皆我国之不振有以致之”,“深知国家不强之可耻可痛”;使他们憎恨万恶的殖民者,憎恨腐败无能、只知向外人屈辱妥协的清政府;使他们渴望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保护他们,为他们撑腰。无疑,这是广大华侨奋起支援和参加国内有志之士发动的救国运动的社会基础。


一代又一代的华侨华人与祖国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唐探1900》影片结尾的彩蛋中风靡全球的华人魔术师金陵福与有志热血青年革命党郑仕良所盼望的,属于未来中国的最伟大的“魔术”真的实现了,而能实现这“魔术”,离不开千千万万、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的卓越贡献。想要了解更多华侨华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的不朽功绩,来《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丛书中寻找答案吧!

《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丛书

《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丛书,包含《华侨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高潮》《华侨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高潮》《华侨华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华侨华人与毛泽东、孙中山等政党领袖》《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纪事》《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文献资料选编》6册。

丛书在立足史料研究的基础之上,明确正误,查漏补缺,填补空白,着重阐述了从鸦片战争至今180多年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关系的历史,内容体系跨越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四个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组成部分,是百年中国共产党成长史、七十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侨华人爱国史不可或缺的内容。

《他从东方来》

本书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讲述一对孪生兄弟应征一战华工时意外走散,先后远赴欧洲找寻彼此,各自颠沛流离的人生际遇。

故事根据真实历史改编,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刻画出以天青、天亮两兄弟为代表的几十万华工屈辱而又顽强的感人形象。全书将国家与战争的大事记浓缩于小人物的抗争与无奈中,提醒世人正视历史,不忘历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