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敢言
特朗普政府的“新门罗主义”再度复苏,拉美国家是否能在这一变局中坚守自主发展道路?随着特朗普第二次执政的开启,美国的对外政策又一次发生了急剧变化。在一系列围绕拉美的外交行动中,美国开始加大对该地区的干涉力度,从推动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州”,到加大对墨西哥的关税威胁,美国似乎在借着所谓的“美洲战略”,重塑其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特朗普在宣扬“美国优先”的同时,依然试图通过大规模的政治和经济手段压迫周边国家,以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然而,拉美地区的国家能否屈服于美国的压力,抑或将继续通过更广泛的合作应对这一挑战,成为当前国际格局中的一大焦点。
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几乎一上来就用“关税大棒”砸向邻国墨西哥与加拿大,甚至试图将加拿大纳入美国版图。他的做法不仅暴露出美国政府的孤立主义立场,还揭示了“新门罗主义”背景下的扩张主义姿态。这个过去被批评为“帝国主义”的外交策略,早在1823年由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提出,主要以不允许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为出发点,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进入21世纪,虽然美国曾一度宣称“门罗主义”时代已经终结,特朗普却把这项政策重新披上了“新门罗主义”的外衣,巧妙地利用所谓的“民主”和“人权”名义,借着美国的经济与军事优势,继续干涉拉美国家的内政。
这一政策变化标志着美国对拉美的控制并未真正终结,反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更为隐蔽的手段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特朗普不仅在经济上对拉美国家进行压迫,在军事与外交上,也通过一系列“外交制裁”和“政治施压”加大干涉力度。例如,在他的新任期内,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高调访问巴拿马、萨尔瓦多等拉美国家,并大肆宣扬所谓的“民主自由”议题,试图通过加大“美国优先”的经济干预来实现对这些国家的控制。尤为重要的是,特朗普重视的巴拿马运河,已经成为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节点,美国甚至扬言要重新收回对运河的控制权。如此赤裸裸的“霸权式外交”,让人不禁对美国的真正意图产生深刻的质疑。
然而,这样的外交施压是否能奏效?美国一直以来标榜的“民主自由人权价值”,在拉美国家的民众心中是否还能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历史告诉我们,门罗主义虽然在某些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拉美人民来说,美国的干涉行为往往带来的是压迫与动荡,而非真正的自由与繁荣。纵观冷战时期及其后的历史,拉美地区早已沦为大国博弈的“棋盘”,无数的政变、干涉、制裁让拉美国家深刻体会到了美式霸权主义的侵蚀。
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政治格局变化的背景下,拉美国家的选择不再简单地依赖于美国这一传统“大哥”。随着中国的崛起,中拉之间的合作正在逐步深化,拉美国家逐渐意识到,单一依赖美国已经无法满足其经济与发展的需求。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到具体的基础设施合作,拉美国家在接受中国投资的同时,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合作机会,并逐步摆脱了以往单一依赖美国的经济困境。巴拿马、阿根廷、智利等多个国家在中拉合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在能源、交通、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已经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对于美国来说,这样的转变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朗普的“新门罗主义”政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拉美地区的国家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愿意接受单方面的霸权主义压力。即便是巴拿马这样的传统美国盟友,在面临美国的“退出”要求时,也展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在美国对巴拿马施压退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巴拿马最终选择了“退群”,但这一举动并没有得到广泛支持,反而让其他拉美国家看清了美国对外干涉的真实面目。巴拿马的“退群”虽然表面上是对美国压力的回应,但它也暴露出美国对拉美国家政治、经济干预的荒谬性。
从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成效来看,“一带一路”无疑为拉美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中国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贡献巨大,更在数字经济、绿色投资等领域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以巴西为例,中国已成为巴西的最大贸易伙伴,且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深入推进。中国通过这一平台,帮助拉美国家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减少了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相比美国的“新门罗主义”,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注重包容性与合作共赢,得到了大多数拉美国家的欢迎。
对于特朗普的“新门罗主义”来说,拉美国家能否继续被美国的价值观所左右,依旧是个未知数。在特朗普眼中,拉美不过是他继续推行“美国优先”政策的一块跳板,而在拉美人民心中,美国所代表的“民主自由”是否能真正带来改变,始终没有明确答案。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多极化的背景下,拉美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意识到,美国的霸权主义不仅剥夺了他们的自主发展权利,还让他们在全球政治中处于不公平的地位。
可以说,特朗普的“新门罗主义”不仅面临拉美国家的抗拒,也遭遇了来自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日益增强的挑战。未来,拉美国家是否会继续忍受美国的干涉,或是选择更加平衡的发展路线,决定了该地区的未来走向。对于中国而言,这一局面无疑为进一步深化与拉美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机会,而拉美国家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是否能摆脱美国的影响,走向更加多元的外交路径,将直接决定他们在未来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在全球政治的转型期,拉美国家显然已经不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特朗普的“新门罗主义”能否在这种大背景下继续发挥作用,还需拉美国家自己的选择。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够成为拉美国家应对美国“新门罗主义”压力的有力支撑,将对未来的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